Bettertolightonecandlethantocursethedarkness.
当归
补血活血:为补血之圣药。补血而不凝滞,活血而不伤心血。
调经止痛:血虚,血瘀有寒者用之为宜(可散寒,尤其是酒当归活血通经显著)
润肠通便:血虚肠燥便秘
湿盛中满、大便泄泻者忌用
仙方活命饮
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
阳证疮疡初起
仙方活命君银花,
防芷归陈赤芍加,
贝母天花甘乳没,
穿山皂刺酒煎佳。
阳证疮痈清热毒,
活血止痛兼消肿。
*天花粉:清热化痰散结
*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四妙勇安汤
清热解毒,活血止痛
热毒炽盛之脱疽
四妙勇安金银花,
玄参当归甘草加,
清热解毒兼活血,
热毒脱疽止痛佳。
*重用金银花清热解毒
透脓散
托毒溃脓
疮疡肿痛,正虚不能托脓
透脓散内用黄芪,
山甲芎归皂角宜,
扶正消散两相顾,
托毒溃脓此方宜。
*黄芪:托毒生肌
*扶正托毒与消散通透并用
乌梅丸
温脏安蛔
脏寒蛔厥~脘腹阵痛,烦闷呕吐,时发时止,得食则吐,甚则吐蛔,手足厥冷。久泄久痢。
乌梅丸细辛桂枝,
黄连黄柏当归施,
参附蜀椒干姜继,
温脏安蛔久泄痢。
*乌梅:安蛔涩肠
*桂枝:养血通脉
*酸苦辛并进、寒热并用、邪正兼顾
独活寄生汤
1、祛风湿;2、止痹痛;
3、益肝肾;4、补气血。
痹症日久,肝肾两虚,气血不足~
腰膝疼痛,萎软,肢节屈伸不利,麻木不仁,畏寒喜暖,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脉细弱
独活寄生艽防辛,
芎归地芍桂苓均,
杜仲牛膝人参草,
痹症肝肾气血虚。
*白芍:养血和血、柔肝缓急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百合固金汤
滋养肺肾,止咳化痰
肺肾阴亏,虚火上炎~咳喘、痰中带血,咽喉燥痛,头晕目眩,午后潮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百合固金二地黄,
玄参贝母桔甘尝,
麦冬芍药当归配,
金水相生肺肾伤。
*当归:治咳逆上气,配白芍养血和血
*桔梗:宣肺利咽,化痰散结,载药上行
*甘草:清热泻火、调和诸药
血府逐瘀汤
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胸中瘀血~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痛有定处;呃逆日久不止;饮水即呛,干呕;心悸怔忡,失眠多梦,急躁易怒,入夜潮热,唇暗或两目暗黑,脉涩或弦紧。
血府当归生地桃,
红花枳壳膝芎饶,
柴胡赤芍甘桔梗,
活血行气止痛疗。
*君药:桃仁、红花
*桔梗:同柴胡理气行滞、载药上行
*升降结合:桔梗、枳壳
*活血与行气向伍、祛瘀与养血同施、升降兼顾
复元活血汤
活血祛瘀,疏肝通络
跌打损伤,瘀血阻滞~胁肋瘀肿,痛不可忍
复元活血汤柴胡,
花粉当归山甲俱,
桃仁红花大黄草,
疏肝通络兼祛瘀。
*大温服之,以利为度
*酒大黄:导瘀下行
*柴胡:疏肝理气,引药入肝经
*天花粉:清热润燥,消瘀散结
*升降结合:柴胡、酒大黄
*升降同施,活中寓养
温经汤
温经散寒,养血祛瘀
冲任虚寒,瘀血阻滞~崩漏;月经不调;不孕不育
温经汤君桂枝萸,
归芎养血兼祛瘀,
姜夏散结降胃气,
胶麦白芍参甘齐。
寒瘀为主兼虚热,
温清补消刚柔济。
*丹皮:活血散瘀、清血分虚热
*半夏:通降胃气而散结
*麦冬:合阿胶滋阴养血,合丹皮清虚热,制桂萸之温燥
*桂枝:温通血脉
*温、清、补、消四法并用,治寒、热、瘀、虚兼夹
生化汤
养血祛瘀,温经止痛
血虚寒凝,瘀血阻滞~产后恶露不行,小腹冷痛
生化汤宜产后尝,
归芎桃草酒炮姜,
恶露不行少腹痛,
化瘀温经养血良。
(+童便)
*君药全当归:补血活血,化瘀生新,行滞止痛
*炮姜:温经止痛
*黄酒:温通血脉,温经止痛
*童便:益阴化瘀,引败血下行
*产后多用:化瘀生新
补阳还五汤
补气活血通络
中风之气虚血瘀~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謇涩,口角流涎,小儿频数,遗尿失禁,舌暗淡苔白,脉缓无力
补阳还五赤芍芎,
归尾通经佐地龙,
四两黄芪为主药,
血中瘀滞用桃红。
*黄芪:补气行血
小蓟饮子
凉血止血,利水通淋
热结下焦之血淋尿血
小蓟饮子藕蒲黄,
木通滑石生地襄,
归草黑栀淡竹叶,
血淋尿血服之良。
*当归:养血和血,引血归经,防诸药寒凉滞血
活络效灵丹
活血祛瘀,通络止痛
气血凝滞
活络效灵用丹参,
当归乳香没药存,
癥积心腹腿臂痛,
内外疮疡跌打肿。
暖肝煎
温补肝肾,行气止痛
肝肾不足,寒凝肝脉
暖肝煎肉桂茴香,
归杞乌沉茯生姜,
温补肝肾行气痛,
肝肾虚寒疝痛康。
*当归:养血补肝
*寒甚者,加吴茱萸、干姜,再甚者加附子
*病位在肝肾、标本同治
苏子降气汤
降气平喘,祛咳止痰
上实下虚喘咳证~
上实:咳喘痰多,胸膈满闷,咳喘短气
下虚:呼多吸少,腰疼脚弱,肢体倦怠,肢体浮肿
苏子降气半夏归,
前胡桂朴苏叶随,
上实下虚姜枣草,
或加沉香去肉桂。
*肉桂:温补下元,纳气平喘
*当归:养血补肝,治咳逆上气
*上下同治
朱砂安神丸
镇心安神,清热养血
心火偏盛,阴血不足~心烦失眠多梦,惊悸怔忡,甚则欲吐不果,胸中自觉懊恼,舌尖红,脉细数
朱砂安神镇心方,
归连甘草生地黄,
阴血不足心火亢,
清热养血可复康。
天王补心丹
滋阴清热,养血安神
阴虚血少,神志不安~心悸怔忡,虚烦失眠,神疲健忘,梦遗,手足心热,口舌生疮,便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补心丹用柏枣仁,
二冬生地当归身,
三参桔梗朱砂味,
远志茯苓养心神。
(玄参、丹参、人参)
*茯苓、远志:养心安神,交通心肾
*桔梗:载药上行
*人参:补气生血、安神益智
*心肾同治,以补心治本为主
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1、脾虚气陷;
2、气虚发热;
3、气虚下陷。
补中益气芪术陈,
升柴参草当归身,
气陷崩漏久泄痢,
气虚发热喜热饮。
*黄芪:补中益气、升阳固表
*少量升麻、柴胡:升阳举陷
*甘温除热
四物汤
补血调血
营血虚滞~头晕目眩,心悸失眠,面色无华,月经不调,量少经闭,脐腹作痛,癥瘕,舌淡,脉细涩
四物地芍与归芎,
补血调血此方宗,
妊娠胎漏加胶艾,
气虚参芪圣愈来。
归脾汤
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心脾气血两虚
归脾汤用术参芪,
归草茯神远志随,
酸枣木香龙眼肉,
兼加姜枣益心脾。
*木香:理气醒脾,补而不滞
当归补血汤
补气生血
血虚发热
当归补血东垣笺,
黄芪一两归二钱,
血虚发热口烦渴,
脉大而虚此方煎。
妇人经产现头痛,
疮疡溃后久不愈。
*黄芪:补气固表、补气生血
一贯煎
滋阴疏肝
肝肾阴虚,肝气郁滞~胸脘胁痛,吞酸口苦,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细弱。癥瘕积聚。
一贯煎阴虚肝郁,
滋水涵木君生地,
沙参麦冬滋肺肾,
佐金培土来抑木,
少佐川楝泄肝气,
归杞滋阴补肝虚。
*当归:养血补肝
*川楝子:疏肝泄热,理气止痛,使全方滋而不腻
*滋水涵木、佐金平木、培土抑木
*滋养肝阴第一良药
七宝美髯丹
补肾水,益肝血
肝肾不足
七宝美髯何首乌,
菟丝牛膝茯苓俱,
骨脂枸杞当归合,
专益肝肾精血虚。
*阴中求阳、补中有泻
右归丸
温补肾阳,填精益髓
肾阳不足,命门火衰
右归丸中地附桂,
山药茱萸菟丝归,
杜仲鹿胶枸杞子,
益火补土此方魁。
(肉桂)
*纯补无泻,阴中求阳,益火补土,益火之源,以培右肾之元阳
防风通圣散
疏风解表,泻热通便
风热壅盛,表里俱实
防风通圣大黄硝,
麻黄荆芥栀芍翘,
甘桔芎归膏滑石,
薄荷芩术力偏饶。
泄热通便疏风表,
肠风丹斑肿可消。
*解表、清热、攻下并用;表里、气血、三焦同治
*大黄:泻热通便
*薄荷:疏风解表
三焦同治
五积散
发表温里,顺气化痰,活血消积
外感伤寒,内伤生冷
五积散治五般积,
麻黄苍芷归芍齐,
枳桔桂苓甘草补,
川芎两姜半陈皮,
发表温里活血瘀,
理气化痰兼消积。
(肉桂、干姜)
*消、温、汗、补四法并用,治寒、湿、气、血、痰五积
*白芷:发汗解表
*苍术:解表燥湿
当归四逆汤
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血虚寒厥~手足厥冷,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而脉微欲绝
当归四逆芍桂枝,
细辛甘枣通草施,
血虚寒厥四末冷,
温行通脉养血宜。
*甘草:益气健脾,调和诸药
龙胆泻肝汤
清泻肝胆实火,清理肝胆湿热
肝胆实火上炎,肝经湿热下注
龙胆泻肝芩柴胡,
生地车前泽泻偕,
木通甘草当归合,
火郁发之此方开。
*泽泻、木通、车前子:渗湿泄热
*柴胡:疏肝利胆,引药入肝胆经,火郁发之
清胃散
清胃凉血
胃火牙痛
清胃散升麻黄连,
当归生地牡丹全,
清胃凉血治牙痛,
火郁发之需冷服。
*升麻:清热解毒、火郁发之
芍药汤
清热燥湿,调气和血
湿热痢疾~腹痛,便脓血,赤白相兼,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苔黄腻,脉弦数
芍药芩连与锦纹,
桂甘槟木及归身,
清热燥湿调气血,
赤白相兼为通因。
(肉桂,+大黄)
*大黄:通导湿热积滞,合芩连清热燥湿,合归芍活血行气~通因通用
*肉桂:佐助归芍行血和营,反佐芩连苦寒,防呕逆拒药
当归六黄汤
滋阴泻火,固表止汗
阴虚火旺盗汗~发热盗汗,面赤心烦,口干唇燥,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
当归六黄二地黄,
芩连芪柏共兼尝,
滋阴泻火兼固表,
阴虚火旺盗汗良。
*黄芪:当归=2:1
*黄芪:益气实卫固表、固未定之阴,合归地益气养血
逍遥散
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肝郁血虚脾弱
逍遥散用归芍柴,
苓术甘煨薄荷偕,
疏肝养血兼理脾,
丹栀加入热能排。
(煨姜)
*煨姜:温运和中,辛散达郁
*柴胡:疏肝解郁、肝经引经药
*薄荷:疏肝泄热
*肝脾同治
当归芍药散
养血调肝,健脾利湿
肝脾不和
当归芍药用川芎,
白术苓泽六位同,
妊娠腹中绵绵痛,
养血调肝健脾功。
*补泻并俱,调和肝脾,舒畅气血,化湿行水,升清降浊,活血定痛
温脾汤
攻下冷积,温补脾阳
阳虚寒积~腹痛便秘,脐周绞痛,手足不温,苔白不渴,脉沉弦而迟
温脾汤君附大黄,
参归芒硝草干姜,
寒热并行兼补泻,
攻下冷积脐痛康。
*当归:养血润肠以滋泻下,使泻下不伤正
济川煎
温肾益精,润肠通便
肾阳虚弱,精津不足~大便秘结,小便清长,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舌淡苔白,脉沉迟
济川归膝君苁蓉,
泽泻升麻枳壳从,
肾虚精亏肠中燥,
寓通于补降中升。
*当归:补血润燥,润肠通便
*升降结合:升麻、枳壳
*寓通于补,寄降于升
*牛膝:补肝肾、壮腰膝、引血下行
黄龙汤
攻下通便,补气养血
阳明腑实,气血不足
黄龙枳朴硝大黄,
参归甘桔枣生姜,
阳明腑实气血虚,
攻补兼施效力强。
*升降结合:桔梗、大黄
*桔梗:开肺气以利大肠
*老年气血虚者,去芒硝
新加黄龙汤
滋阴益气,泄热通便
热结里实,气阴不足
新黄龙汤草硝黄,
参归麦地玄海姜,
滋阴益气热通便,
气阴不足热结方。
(海参、姜汁)
*参汁:振奋胃气
*姜汁:振奋胃气,防呕逆拒药
音频来源:孙刚讲中药
参考资料:青医说教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