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公馆“小白菜”
崔桂清
中医诊断学第一期
每周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前言:关于中医诊断学——问诊之中医第二~六问
上节课讲问诊,中医四诊问诊第一个讲,因为问诊能最准确,最全面,最早的了解病情。
今天学第二~六问。
中医问诊第二问:问汗。
汗的含义:汗本身是阳气蒸化津液、经过玄府,达于体表的一种物质。《素问》:阳加于阴为之汗。汗是津液的一种转化物质。阳气是出汗的动力和关卡。汗发于阴而出于阳,此其根本则由阴中之营气,而其启闭则由阳中之卫气。汗也者,合阳气阴精蒸化而出者也,盖汗之为物,以阳气为动力,以阴精为材料。
出汗的作用:生理上来说,调和营卫。在病中,汗是一个邪出之路。水肿,开鬼门,洁净腑。开鬼门就是出汗,出汗可以达到消除水肿的目的。尿毒,肾功能异常,不能通过肾排毒,通过体表也能解决排毒。汗出,气机通常。是阴阳气血调达的一种表现。生理性的汗和病理性的汗不同。活动时,吃了辛辣的食物,天气炎热的时候,衣被过厚,情绪激动的时候,出汗属于生理性的。病理性的汗,当汗出而不汗出,不当汗出而汗出。或有局部异常出汗。
问汗的意义:判断病邪的性质;了解机体阴阳的盛衰;邪气是不是有出路,甚至可以预后,如亡阳大汗。阳气亢奋,逼迫津液外泄,出现多汗。阳气不足,卫表不固,则不当出汗时出汗。腠理固密,汗孔闭塞,无汗。腠理疏松,汗孔开启、张开的时候,有汗。阳气不足,蒸化无力也可出现无汗。阴液不足,一般只有一种情况,无汗,少汗。
问汗的方法:一是问有无出汗,如出汗,出汗的时间、部位、多少。如无汗要区分几种情况,一种是表证无汗,属于风寒表证。风、暑、热邪应当有汗。风性开泄,热能够迫津外泄。湿邪可能有汗可能无汗。燥邪,少汗或无汗。里证无汗,一是津血亏虚,二是阳气亏虚。表证有汗,说明属于风邪犯表或者风热表证。里证有汗,多是里热证。里虚证,反而有汗,一种阳气亏虚,卫表不固;一种阴虚内热,蒸化津液外泄。需要注意的是,表证的病人必须要问汗。可以帮助辨别邪气的性质。可以测预后。表寒证者如果出了汗,病情就会好转。表寒证没有出汗,怕冷,发热。开处方要用发表的即发汗的药。特殊的汗出:自汗,醒时出汗,活动尤甚,原因是气虚和阳虚,阳气亏虚,卫表不固,动者气耗,出汗加重。盗汗,睡的时候出汗,醒则汗止,多阴虚内热,或实热证。睡觉时,卫阳又入里。内热增加导致汗出。醒来,卫气到表。汗则止。绝汗(脱汗),病情严重,突然大汗不止。属于阴阳离厥,一种冷汗淋漓如水,出汗皮肤是凉的即冷汗,属于亡阳汗出,阳气亡脱,津液外泄。如果汗热而黏如油,亡阴之汗。战汗。病情沉重,先恶寒战栗而后汗出。属于邪气伏藏于内,正气奋起抗邪。战栗是动员聚集阳气抗邪的表现。如出汗后,神志清楚,烧退,脉搏非洪数,邪去,好现象。冷汗。一般阳气不足。热汗。一般热证。还有一种黄汗。
局部汗出,头部出汗。常见的是湿热向上蒸腾。也有元气将脱,虚阳上越的。还有吃辛辣或饮酒后头上出大汗。半身汗。汗出的那一边是正常的。不出汗的往往是病变的位置所在,经络阻滞,气血不畅等。常见的痿病,中风,半身不遂。手足心出汗。阴虚内热,郁热所致或阳明燥热所致。心胸汗,容易出汗的地方,一个背部,一个腋窝,一个剑突。都是阳气旺盛之地。可能是正常现象,也可能是心脾两虚的病人。阴汗。下焦湿热郁蒸,湿热下注所致。
中医辨证的问汗情况一般不是主诉。辨汗往往都有前提。
中医---诊断学中医问诊第三问:问疼痛。
人人疼痛过,但怎么描述?无法描述。常见的主诉。问疼痛的部位,性质,时间。冷痛热痛胀痛刺痛。疼痛的条件,喜按否,休作的条件。疼痛的性质。因实致痛,邪气停留在体内影响气血的运行,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新起的疼痛,持续性的痛,拒按。另一种是阴虚致痛。阳气亏虚,精血不足,不荣则痛。痛的久,痛的轻。连绵和时痛时止。喜按。全身情况差。补虚止痛。胀痛,胸胁脘腹常见。是气滞。头部眼睛的胀痛多半气血上壅,肝阳、肝火上亢或痰饮水湿。
刺痛:多半是淤血阻滞。
冷痛:有痛和寒冷的感觉。阳虚,要么寒湿,寒邪凝滞。灼痛,烫伤,生疮。常阴虚火旺导致。
重痛:身体有酸重的状态,多半是湿阻气机,湿邪阻困。阳气不运。头部重痛,常见的是肝阳上亢,气血上壅。
酸痛:有酸的感觉。多半属于湿邪阻滞了经络、肌肉。也有认为是肾虚,骨髓失养所致。
绞痛:有形的实邪阻痹了气机。常见是寒邪导致,寒凝气滞所致。心绞痛即中医的真心痛。
结石痛:空痛。
隐痛:痛的不明显,程度轻。多半是虚证。
走窜痛,牵扯痛:如偏痹,即坐骨神经痛。
另还有掣痛。
疼痛的部位:
头痛:中医比较重视,根据头痛的位置来分经论治、分经辨证,前额痛,连到眉棱骨的属于阳明经。阳明循行在头的面部。后头痛为太阳经。少阳行于头的两侧。所以两侧头痛属于少阳经。足厥阴肝经上额交巅。所以,巅顶头痛属于厥阴肝经的病变。外感的风寒署湿燥火可以导致头痛,结核,疟疾会头痛,各种中毒或外伤等等都会头痛。
胸痛:如厥心痛即真心痛,是心肌梗死的那种情况。病情严重的,旦发夕死,夕发旦死。胸痹,一般的冠心病,心绞痛。肺热病,类似现在的急性肺炎。肺痈,胁肋痛,肋间神经痛。肺癌,胸部的外伤等等都可以导致胸痛。
胃脘痛:多半胃病,还有胆囊。要分虚实,确认喜按还是拒按,隐痛还是剧痛。常见的胃疡,胃痿,胃穿孔等等。腹痛,分大腹,小腹,脐周等等。
背痛:大椎以下都是背。背部是足太阳膀胱经所过的部位。中间有脊髓,督脉行于脊内。所以多半是膀胱经,督脉脊髓的部位疼痛,可以根据部位诊察内脏的病变。有时一个腧穴的压痛就对应相关的脏器的异常。
腰痛:腰为肾之府,带脉环绕于腰部。所以腰痛,往往是带脉或经络的组织经常受伤等导致。
四肢痛:主要是经络不通,中医认为四肢,关节疼痛多半是风寒湿邪侵袭所致。中医的痹证,痹是指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中最关键的是寒。西医翻译去的风湿性关节炎恰恰漏掉了寒,所以治疗不得要领,干脆称之为不死的癌症。另外还有就足跟痛,这是肾虚的表现。周身痛。
疼痛的部位确定病位所在,疼痛的性质确定病变的性质。
问头身胸腹的不适。疼痛这个不适已经单独讲过了,再说说除了疼痛之外的不适。
头晕,头脑眩晕的感觉。一种自身感觉眩晕,一种是看东西感觉在旋转。还有个头昏,一般指神志不清楚的昏。头晕的原因很多,《素问》,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阳上亢,可以引起头晕目眩。气血不足,大脑失去充养,也可以引起眩晕。痰湿内阻,清阳不升。无痰不作眩。肾虚精亏,髓海失养。外伤淤血阻滞脑络。以上是头晕的原因。
胸闷,多半属于胸阳不展。心肺阳气不足导致。痰饮,热邪,痰热、淤血阻塞在心肺也可以出现胸闷。
心悸,自觉心跳不安。心和心神的病变。分为惊悸和怔忡。惊悸是指受了惊恐以后出现的心跳。怔忡,心跳的剧烈,甚至上至心胸,下至脐腹,悸动不安,多半属于内脏的病变。
胁胀,一般是肝胆的病变引起。常见的肝气郁结造成胸胁胀闷。悬饮(胸腔积水)可以引起胁胀。
脘痞,胃脘痞胀。饮食不慎,脾胃气虚,胃阴不足,饮邪停于胃等等都可以导致。
腹胀,要区分虚实。阶段性的,喜按则多半是虚证。腹胀不减,拒按,一般实证。一般由气滞,食积,燥热等原因造成。
身体沉重,头如裹,身如缠,腰重如带五千钱,阴下湿如牛鼻上汗。多半是水湿泛滥或气虚不运造成。
麻木,皮肤感觉功能减退。常见原因,气血亏虚,风寒入络,经气不利,肝风内动。如指头发麻,古人经验判定,三年内将有大风。这是中风前兆的警报之一。
还有男性的阳痿和遗精等其他不适。
中医问诊第四问:问耳目
问耳目。耳鸣,耳聋和重听,症状不一样,原因基本相同,中医辨证,按之甚还是不甚?是暴聋还是长期慢慢聋的?来区分虚实。突发的,往往实证。有肝阳上亢,气血淤阻,痰火壅结,风邪上袭,药毒损伤等等原因造成。虚证多半是长期的耳如蝉鸣,按着减轻些。耳胀和耳闭。多半属于风邪侵袭,经气闭塞。
中医---诊断学中医问诊第五问:问眼睛
目痒,如果有畏光流泪等的多半实证。如果是长期的,是虚症,由于血虚,目失所养导致。眼睛痛。目眩,就是眼花。目昏、雀盲。歧视,看一物为二物。此三种皆是肝肾亏损,目失所养导致。
中医---诊断学中医问诊第六问:问睡眠
阳入于阴谓之寐。参考阳加于阴谓之汗。日行于阳,夜行于阴。人与天地相应,相参。卫气行于阳,则醒。夜行于阴,就要睡眠。问睡眠的时间,长短,程度,梦等。火邪,痰热内扰,食积胃脘可以导致。嗜睡多半由于痰湿内困,清阳不升。还有多梦,是神魂不宁的表现。做梦,一般在浅睡眠状态,中医认为是厥阴阶段,即阴气尽了,阳气要开始复升了的阶段。所以深睡眠很少做梦。做梦是外部因素刺激所致。《灵枢》里面详细介绍了几十种梦的可能原因。比如要小便了就容易梦到找厕所。常梦见起火等,可能就是阳亢的体征。
以上六问已学完。
南山“小白菜”祝您身体安康!
新能源康养--南山公馆
项目概况:
南山怡养公馆,隶属于新能源集团旗下的养老项目。位于扬州市仪征市新集镇花园路1号豪第坊·扬州院子西南侧,项目占地约5.8亩,总建筑面积约m2,拥有83套养生公寓,分单人间和双人间两种户型,可容纳位老人居住,定位为高品质装修、高科技配套、高标准服务的高级养老养生家园,十二大优势超越众多养老机构,高档次、高品质、高服务!
服务崔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