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怔忡之症
胎前怔忡
怔忡不宁
痰火怔忡
怔忡病
怔忡治疗

心力衰竭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心力衰竭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01

概述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及(或)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急促,心悸,乏力,体力活动受限,水肿,肝大等。

●心力衰竭属于中医学“暴喘”、“心悸”、“怔忡”、“胸痹”、“水肿”等范畴。

心衰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脏器虚衰或瘀血内阻,水饮凌心,风痰痹阻,阴虚阳亢;并感受外邪,劳倦过度,情志失调,饮食失常等而使心体受损,累及脏真,真气衰竭,脏腑互用失常,发为心衰。

02

临床表现:

一、症状

呼吸困难,呼吸急促,心悸,乏力,体力活动受限,水肿,肝大等为主症。急性期多表现为咳嗽,喘促不能平卧,动则尤甚,心悸,唇甲紫绀,甚则烦躁,咯粉红色泡沫痰,汗出,四肢厥冷,下肢水肿,尿量减少,舌质紫暗,舌底静脉迂曲,脉细数;慢性期可见足肿,尿少,纳差,恶心,不思饮食,时有心悸,气短乏力,头晕,脘腹胀满,甚则胁下痞块,脉虚弱,或结代。

二、体征

慢心衰患者,肺部湿啰音可从局限于肺底部直至全肺。心脏扩大、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及舒张期奔马律。皮肤等软组织水肿,身体最低垂部位首先出现,部分出现胸腔积液。可见颈静脉搏动增强、充盈、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肝脏肿大;右心室扩大时于三尖瓣区听及反流性杂音。急性心衰时,开始血压可升高,继而持续下降甚至休克;听诊双肺布满湿啰音和哮鸣音,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奔马律,肺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

三、相关检查

中医辨证要点:

(一)辨标本虚实 

*标实应区别水饮,痰浊,瘀血,七情,外邪的不同。

*本虚又应区别脏腑气血阴阳亏虚的不同。

(二)辨病情缓急

*慢性心衰见足肿,尿少,纳差,恶心,不思饮食,时有心悸,气短乏力,头晕脘腹胀满等症。此时病情缓和,应从根本上治疗疾病。

*急性心衰见喘促不能平卧,动则尤甚,心悸,唇甲紫绀,甚则烦躁,咯粉红色泡沫痰,汗出,四肢厥冷等危重症,甚则危及生命,此时当救急顾命为主。

鉴别诊断:

一、暴喘暴喘突发,喘促不能平卧,与心衰主症相似。但暴喘多无原发性心脏病,临床常无粉红色泡沫样痰。心脏听诊多无杂音。

二、支气管哮喘肺水肿伴肺部哮鸣音时应与支气管哮喘鉴别,此时心尖部奔马律有利于肺水肿的诊断。

03

(一)辨证论治

1.气阴两虚证

证候:心悸,气短,乏力,动则尤甚,自汗或盗汗,头晕心烦,口干颧红,烦躁内热,舌质红,少津,苔薄白或少苔,脉细数无力或结代。

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生脉散加减(人参、麦冬、五味子)。

加减:若阴虚较重加当归、白芍;气虚明显者,加白术、茯苓、甘草。

2.气虚血瘀证

证候:心悸胸闷,气短乏力,心胸疼痛,如刺如绞痛有定处,下肢浮肿,唇甲青紫,舌质暗夹有瘀点、瘀斑,苔薄白,脉涩或结代。

治法:益气活血。

方药:人参养荣汤(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当归、熟地、白芍、炙黄芪、陈皮、远志、肉桂、五味子)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加减:若胸痛较重者,可加乳香、没药、郁金等。

3.痰瘀内阻证

证候:心悸不宁,咳嗽痰白,胸闷气短,胸胁刺痛,面色晦暗,舌紫黯或有瘀斑,苔腻,脉弦细或结代。

治法:活血化痰通络。

方药:失笑散合小陷胸汤(黄连、半夏、全瓜蒌)加减。

加减:唇甲青紫者加丹参、苏木、当归;口渴发热兼舌质红者加沙参、麦冬、五味子。

4.水凌心肺证

证候:喘咳气逆,难以平卧,咯痰稀白,心悸气短,尿少浮肿,面唇青紫,渴不欲饮,舌黯,苔白滑,脉弦滑。

治法:泻肺平喘,温阳扶正。

方药:葶苈大枣泻肺汤合参附汤加减。

加减:若痰多粘腻者,可加皂荚;痰黄化热者,加用生石膏。

5.阳虚水泛证

证候:咳逆喘息,痰多泡沫状或质粘咳吐不爽,烦躁,唇甲暗紫,纳差,尿少腹胀,面肢浮肿,舌质暗淡或暗红,苔白滑,脉细促或结代。

治法:温阳利水。

方药: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

加减:若气虚甚者加生晒参、黄芪;若水肿重者加北五加皮。

6.心肾阳虚证

证候:心悸喘促,面色青紫,畏寒肢冷,烦躁不安,口唇发绀,甚则呼吸急促,呼多吸少,张口抬肩,汗舌紫暗,苔白,脉沉细弱结代或微弱欲绝。

治法:温通心肾。

方药:桂枝加附子汤加减。

加减:气喘乏力者加人参、蛤蚧;腹胀加土鳖虫、地龙。

03

西医治疗

西医治疗原则应包括防止和延缓心衰的发生;缓解临床心衰患者的症状,改善其长期预后和降低死亡率。

急性心衰病情危重,可危及患者生命。根据临床表现,分为急性右心衰和急性左心衰。临床上急性左心衰常见,以急性肺水肿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出现心源性休克。

本章主要介绍急性左心衰的治疗措施。急性左心衰的治疗措施。

1.减少静脉回流。 

2.给氧。

3.镇静。 

4.强心药。

5.快速利尿。

6.血管扩张剂。

7.对伴有支气管痉挛者或心源性哮喘与支气管哮喘难以鉴别时可用氨茶碱静注。

8.皮质激素。

9.原有疾病和诱发因素治疗:如有发作快速性心律失常,应迅速控制。

04

预防与调护

一、在前心衰阶段患者可无心衰的症状和(或)体征,此时应强调“治未病”,早期预防心衰的发生,防治主要针对控制心衰的危险因素和高危人群原发病进行。

二、同时注意精神调摄,饮食有节,避免劳累,节制房事,进行必要的保健活动,增强体质。

编辑:董莹萍

文稿:老年病科罗明丽

审核:吴春银

发布:医院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gchonga.com/dhzz/122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