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怔忡之症
胎前怔忡
怔忡不宁
痰火怔忡
怔忡病
怔忡治疗

中医中西医每日必背考点必练题325

每日一练

/03/25

每日必背方歌速记

中医妇科

中医妇科学9个病(红字助理不要求)

崩漏、闭经、痛经、绝经前后诸证、带下病、胎漏胎动不安、癥瘕、不孕症、产后发热。

崩漏

虚热保阴实固经,肾气阴阳苁左右,脾虚止崩血瘀桃。

闭经

气亏苁蓉两弱营,加减一阴治血燥,瘀府逐瘀导痰湿。

痛经

气滞膈下寒少腹,湿热并瘀清热调,

气血圣愈肾益肾,阳虚内寒温经汤。

绝经前后诸证

阴虚左饮阳右丸,阴阳俱虚二仙适。

带下病

带下过多:

脾虚完带肾内补,阴虚知柏湿热止,热毒蕴结五味消。

带下过少:肝肾左归血枯营。

胎漏、胎动不安

气血胎元肾寿胎,血热保阴癥桂苓,跌仆伤胎圣愈汤。

产后发热

染毒五味或解毒,血瘀生化虚八珍,外感荆防四物汤。

不孕症

气虚毓麟阳温胞,郁结种玉阴虚种,瘀滞逐瘀痰湿导。

癥瘕

气滞香棱痰桂苓,湿热黄牡肾益调。

每日必练题

心系病症-心悸A1型

01

下列选项中,属于心悸病因的是:

A、先天遗传

B、久病入络

C、跌仆损伤

D、感受外邪

E、疫毒侵袭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D

心悸的病因:体虚劳倦、七情所伤、感受外邪、药食不当。

02

下列何项不是惊悸与怔忡的鉴别要点:

A、致病多由外因或内因引起

B、诱因常与惊恐、恼怒或劳累有关

C、全身情况较好或较差

D、病性属实或属虚

E、病位在肝或在心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E

两者鉴别要点:①病因:惊悸多与情绪因素有关,可由骤遇惊恐,忧思恼怒,悲哀过极,过度紧张引发;怔忡多由久病体虚,心脏受损所致,无精神等因素亦可发作。②症状:惊悸呈阵发性,时作时止;怔忡持续心悸,心中惕惕,不能自控。③病性:惊悸实证居多,怔忡虚证居多。④病势:惊悸病情较轻;怔忡病情较重,病变部位都在心,所以病位在肝或在心不是两者鉴别要点。

03

下列除哪项外,均是心悸的病机:

A、心神不宁

B、胃失和降

C、心失所养

D、阴阳亏虚

E、邪扰心神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B

心悸的基本病机是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邪扰心神,心神不宁。

04

A2

型题

患者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失眠健忘,面色无华,倦怠乏力,纳呆食少,舌淡红,脉细弱。证机概要为:

A、气血亏损,心虚胆怯,心神失养,神摇不安

B、心血亏耗,心失所养,心神不宁

C、肝肾阴虚,水不济火,心火内动,扰动心神

D、心阳虚衰,无以温养心神

E、脾肾阳虚,水饮内停,上凌于心,扰乱心神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B

心悸之心血不足证

证候主症: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失眠健忘,面色无华,倦怠乏力,纳呆食少,舌淡红,脉细弱。

证机概要:心血亏耗,心失所养,心神不宁。

往期回顾

中医中西医每日必背考点+必练题3.24

中医中西医每日必背考点+必练题3.23

中医医师实践技能速记歌诀

中医妇科证治心法口诀

中医中西医每日必背考点+必练题3.17

中医/中西医必考采分点+每日必练3.16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gchonga.com/dhzz/12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