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怔忡之症
胎前怔忡
怔忡不宁
痰火怔忡
怔忡病
怔忡治疗
您的位置:怔忡 > 痰火怔忡 > 穴位照海穴 >

穴位照海穴

照海,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别名阴蹻。属足少阴肾经。位于踝区,内踝尖下1寸,内踝下缘边际凹陷中。在足大趾外展肌的止点处,后方有胫后动、静脉,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部为胫神经本干。主治失眠、癫痫、咽喉干痛、目赤肿痛、月经不调、痛经、带下、阴挺、小便频数、癃闭。直刺0.5-0.8寸。

名词释义

照,其异体字为炤,炤同昭,含明显之义;海者,百川之所归也。穴在足内踝下一寸,为阴蹻脉所生,足少阴脉气归聚处。因穴处脉气阔大如海,其义昭然,故以为名。

功能作用

滋肾利水,调理冲任,开窍宁神。

定位

位于踝区,内踝尖下1寸,内踝下缘边际凹陷中。

解剖

在足大趾外展肌的止点处。后方有胫后动、静脉。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部为胫神经本干。

详细主治

1、失眠、癫痫等神志病证。

2、咽喉干痛、目赤肿痛等五官热性病证。

3、月经不调、痛经、带下、阴挺等妇科病证。

4、小便频数、癃闭。

详细操作

正坐,两足蹠心对合,当内踝下缘之凹陷处,上与踝尖相直。或于内踝尖垂线与内踝下缘平线之交点略向下方之凹陷处取穴。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临床运用

1、现代常用于治疗慢性咽喉炎、扁桃腺炎、神经衰弱、癔病、癫痫、月经不调、子宫脱垂、便秘等。

2、现代研究,对肾功能有调节作用。针刺肾炎患者照海穴、列缺穴、太溪穴等穴,使肾泌尿功能明显增强,酚红排出量也较之前增多,尿蛋白减少,血压下降。

配伍

1、配人中穴、合谷穴、三里穴、临泣穴、曲池穴、三阴交穴治四肢面目水肿。

2、配阴陵泉穴、三阴交穴、关冲穴、合谷穴治小便淋沥不通。

3、配肺俞穴、太溪穴、阴谷穴治咽炎(肾阴虚)。

4、配太冲穴、少府穴、曲泉穴治阴挺。

5、配百会穴、肾俞穴、关元穴、三阴交穴治赤白带下。

6、配三阴交穴、中极穴、内关穴、昆仑穴治胞衣不下。

7、配百会穴、风池穴、心俞穴、肝俞穴、鸠尾穴治癫癎。

8、配心俞穴、内关穴、神门穴治怔忡。

9、配脾俞穴、三阴交穴、章门穴、中脘穴、解溪穴治四肢不收、怠惰嗜卧。

10、配足三里穴、悬钟穴、绝骨穴、风市穴、肩井穴、阳陵泉穴、阳辅穴治脚气。

11、配章门穴、支沟穴、太白穴治大便不通。

相关论述

1、《针灸大成》洁古曰:“痫病夜发灸阴蹻,照海穴也。”

2、《通玄指要赋》:“四肢之懈惰,凭照海以消除。”

3、《灵光赋》:“阴阳两蹻和三里,诸穴一般治脚气。”

4、《标幽赋》:“阴蹻、阳维而下胎衣。”

5、《孔穴命名的浅说》:“照海,照为光明所及,其穴治眼疾,海为百川之所会,言治目疾之广似海。”

不要惊讶,以下是平台硬广,想学中医适宜技术的朋友可以看看,没有这方面打算的就不用看啦!

研究会为了传播中医药文化,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特邀请了各专业的中医名家为大家传授中医适宜技术。

以下是课程

《90天解锁人体个穴位密码》

??????

总是记不住穴位定位

总是理不清经络走向

总是不知道每个穴位对应的操作手法

以上都不是问题!看视频就对了!

-E/N/D-

版权声明: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gchonga.com/dhzz/120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