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怔忡之症
胎前怔忡
怔忡不宁
痰火怔忡
怔忡病
怔忡治疗

养心安神的中药都有哪些

白癜风有什么忌口 http://m.39.net/pf/a_6985661.html

心脏常被喻为人体的发动机,是血液能够周身循环的推动器,心脏功能的正常发挥对于推动人体内血液有序和谐转运和循环至关重要,与西医强心药不同,本章主要介绍的心系动力药,即包括助心阳中药附子、炙甘草、桂枝,也包括补益、收敛心神的中药洋地黄、酸枣仁、柏子仁、阿胶、丹参、茯神、远志、当归等。

附子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肥大块根。

大辛,大热。有毒。入心、脾、肾经。

回阳救逆,温脾肾,散寒止痛。

用于厥逆亡阳、脉微欲绝等症。附子辛烈而热,主要用于冷汗自出、四肢厥逆、脉微弱,或因大汗、大吐、大逆的功效,常配合人参、干姜、炙甘草等品同用。如果冷汗淋漓、亡阳厥逆者,用附子、人参外,须再加龙骨、牡蛎等固涩敛汗药;如果大出血后引手足厥冷、汗出脉微,可以用参、附、龙、牡配合麦冬、五味子等同用,以回阳救阴。关于温肾扶阳方面的作用,已在前章有所论述。

炙甘草

甘草是一味常用的药物,一般认为本品在方剂中只是作为辅助、矫味之用;其实根据临床实践的体会,它本身确实具有一定的功效,如炙甘草汤补心气、振心阳,甘草干姜汤温润肺脾,芍药甘草汤缓急定痛,甘桔汤袪痰利咽,银花甘草汤清热解毒等,都是用它作为主药的。对于心血不足、心阳不振之症,可与补血养阴及温通心阳药如阿胶、生地、麦冬、人参、桂枝等品配合应用。

桂枝

辛、甘,温。入心、肺、膀胱经。

发汗解表,温通经脉,通阳化气。

1.用于风寒表症

桂枝辛温,善祛风寒,能治感冒风寒、发热恶寒,不论有汗、无汗都可应用。如风寒表症,身不出汗,配麻黄同用,有相须作用,可促使发汗;如风寒表症,慎身有汗出,配芍药等,有协调营卫的作用。

2.用于寒湿痹痛与经闭腹痛、痛经等症

桂枝能温通经脉,对寒湿性风湿痹痛,多配合附子、羌活、防风等同;对气血寒滞所引起的经闭、痛经等症,常配合当归、芍药、桃仁等同用。

3.用于水湿停滞所致的痰饮喘咳,以及小便不利等症

桂枝性温,善通阳气,能化阴寒,对阴寒遏阻阳气,津液不能输布,因而水湿停滞形成痰饮的病症,常与茯苓、白朮等配伍应用:如膀胱气化失司、小便不利,用桂枝以通阳化气,助利水药以通利小便,常配合猪苓、泽泻等同用(如五苓散)。

桂枝的功用包括:解表和营、通阳散寒、温化水气、补益里气、平降冲逆通瘀活血等六大方面。配伍应用方面:桂枝配芍药,调和营卫;配麻黄可增强发汗作用;配生姜有两个作用:一是协同辛散外邪,一是温散胃中寒饮;配干姜也有两种作用:一是温化上焦水饮,一是温散下寒;配甘草,在用量差距不大时,都是取甘草之甘以缓桂枝之性,在心阳虚而心悸怔忡,欲桂枝、甘草以复心阳时,桂枝用量须较大于甘草,但在心阳既虚而心血亦虚时,必须以甘草为主;配人参,一是补虚解表,一是补益气虚;配黄耆补虚;配附子,一是温阳解表,一是温经散寒,一是温补肾阳;配白朮化湿;配茯苓治水气内停;配龙骨、牡蛎,养心阳、安心神;配地黄,用于阴阳两虚;配当归,主治血虚寒滞;配防己温行水气;配桃仁通瘀活血;配黄连,取其寒热相并,以治寒热错杂之症;配石膏,一是解表清里,一是清透里热;配大黄,一是解表攻下,一是温下太阴寒实,一是攻瘀泻热。温病化燥必须禁用桂枝。

酸枣仁

本品为鼠李科植物酸枣的成熟种子。

甘、酸,平。入心、脾、肝、胆经。

养心安神,益阴敛汗。

1.用于虚烦失眠,心悸怔忡等症。酸枣仁养阴血、益心肝、安定心神,主要用于血虚不能养心或虚火上炎出现的心悸失眠等症,往往与茯苓、柏子仁、丹参、熟地等同用。2.用于虚汗。酸枣仁有收敛止汗的功能,治虚汗可与牡蛎、浮小麦等同用。

柏子仁

本品为柏科植物侧柏的种仁。

甘、辛,平。入心、肝、肾经。

养心安神,润肠通便。

1.用于虚烦失眼、心悸怔忡等症。柏子仁滋养阴血,功能养心安神,常与酸枣仁、生地等药治疗血不养心、虚烦不眠之症。2.用于肠燥便秘。柏子仁质地滋润,有润肠之功,故可用于阴虚、年老、产后等肠燥便秘之症,临床多配合大麻仁、胡桃肉等同用。

丹参

苦,微寒。归心、心包、肝经。

活血祛瘀,凉血清心,养血安神。

1.用于胸肋胁痛,风湿痹痛,症瘕结块,疮疡肿痛,跌仆伤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痛等病症。

丹参活血祛瘀作用亦非常广泛,尤以治疗胸肋疼痛、症瘕结块,以及月经不调、经闭经痛具有良效,常与川芎配伍应用。惟药性寒凉,用于血热瘀肿病症尤为适宜。在治疗胸腹疼痛属于气滞血瘀方面,往往配合砂仁、檀香等药同用。

2.用于温病热入营血、身发斑疹、神昏烦燥等症。

丹参性寒,入血分而能凉血,入心经而能清心,故可用治热入营血、身发斑疹,以及神昏烦燥等症,常与鲜地黄、犀角、玄参等药同用。

3.用于心悸怔忡、失眠等症。

丹参还有养血安神的作用,用于心悸失眠,常与酸枣仁、柏子仁等药配合同用。

此外,近年来临床常用本品治疗冠心病、心肌梗塞、肝脾肿大,子宫外孕等病症。

昔人有“一味丹参,功同四物”之说。查四物汤方(地黄、芍药、当归、川芎),随君臣灵活之变化,药物生熟、品种及药用部份之改变,而有补血、活血之不同。而丹参活血之功有余,补血之力不足,谓之活血祛瘀之功同于四物则可,谓补血之用相等,则非矣。

阿胶

补血,止血,滋阴润燥。

  

  1.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等。为补血之佳品。常与熟地黄、当归、黄芪等补益气血药同用。

  2.用于多种出血证。止血作用良好。对出血而兼见阴虚、血虚证者,尤为适宜。治血热吐衄,配伍蒲黄、生地黄,如《千金翼方》,治吐衄咳唾失血既多,虚倦神怯,配伍人参、白及等,如《痰火点雪》;治肺破嗽血,配伍人参、天冬、北五味子、白及等,如《直指方》阿胶散;治便血如下豆汁,配伍当归、赤芍等,如阿胶芍药汤;治先便后血,配伍白芍、黄连等,如《医林集要》阿胶丸;治冲任不固,崩漏及妊娠下血,配伍生地黄、艾叶等,如胶艾汤。

  3.用于阴虚证及燥证。能滋阴润燥。治温燥伤肺,干咳无痰,配伍麦冬、杏仁等,如清燥救肺汤,治热病伤阴,虚烦不眠,配白芍、鸡子黄等,如黄连阿胶汤;治热病伤阴,液涸风动,手足瘈疭,配龟板、牡蛎、白芍、生地黄等,如大定风珠。

  入汤剂,5~15g,烊化光服;止血常用阿胶珠,可以同煎。

当归

性味归经甘、辛、温。归肝、心、脾经。

炮制作用全当归补血活血,归身养血守中,归尾活血祛瘀。生当归补血润肠,

酒制可增强活血行瘀作用。

功效主治

 1.补血调经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等证,常与川解、熟地、白芍

等配伍;用于血虑气弱,常与党参等配伍。

 2.活血止痛用于虚寒腹痛,常与桂枝、白芍、生姜等配伍;用于跌打损伤,

韧血肿痛,常与桃仁、红花、乳香、没药等配伍;用于风湿痹痛,常与羌活、

桔枝、秦九等配伍;用于痈疽疮疡,常与炮山甲、赤芍、银花等配伍

以消肿止痛,与肉桂、熟地等配伍以排脓生肌。

 3.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肠燥便秘,常与火麻仁、肉苁蓉等配伍。

 使用注意湿盛中满、大便溏薄者忌用。

熟地

性味归经甘、微温。归心、肝、肾经。

炮制作用生地黄甘寒,功能清热凉血,制成熟地后,转为温性,

功效也随之转变为滋阴补血。炒炭可增强止血作用。

功效主治

 1.补血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不寐、月经不调等证,常与当归、

白芍、山萸肉、枣仁等配伍。

 2.滋阴用于肾阴不足,潮热、盗汗等证,常与山茱萸、山药等配伍,

用于精血亏虚所致腰酸脚软,头晕眼花、耳鸣耳聋等证,常与何首乌、枸杞,

菟丝子等配伍。

 使用注意本品滋腻,凡脾虚纳呆、膀腹胀满、气滞痰多者忌服,

如确需使用,宜与砂仁、陈皮等芳香醒脾药配伍。

远志

本品为远志科植物远志的根皮。

苦、辛,温、入肺、心、肾经。

安神,袪痰,消痈。

1.用于痰迷神昏,惊悸,失眠等症。

远志能豁痰开窍,对于痰迷神昏,常与菖蒲、郁金等同用;又能宁心安神,对于失眠、惊悸,常与枣仁、茯苓等同用。

2.用于咳嗽痰多。

远志能促使痰涎排出,以治咳嗽、咯痰不爽,常与杏仁、贝母、紫苑等同用。

此外,本品还可用治疮痈初起,用远志五钱至一两,隔水蒸软,加少量黄酒,捣烂外敷患处,有消痈之功。

茯神

即茯苓菌核中间抱有松根的部份。性味甘、平。功能宁心安神。适用于心悸怔忡、失眠健忘等症。用量、用法同茯苓。

相关文章;

1.脾胃的恢复和肾的恢复一样重要

2.关于轻度早泄的典型治愈案例

3.中医讲解什么是《津液》

4.中医讲解什么是《气》

5.中医上所指的《血》

6.中医讲解什么是《精》

7.气血不足,气虚血虚的中医辨证治疗

8.肾气盛则寿延,肾气衰则寿夭

9.肾阳虚的辨证

10.寒滞肝脉型阳痿早泄的辨证治疗

11.痰湿阻滞型阳痿早泄的辨证治疗

12.血脉瘀滞型阳痿早泄的辨证治疗

13.恐惧伤肾型阳痿早泄的辨证治疗

14.肝气郁结型阳痿的辨证治疗

15.湿热下注型阳痿早泄的辨证治疗

16.心脾两虚型阳痿的辨证治疗

17.命门火衰型阳痿的辨证治疗

18.阴虚火旺型阳痿的辨证治疗

19.治疗半年性功能达到十五分钟典型治愈案例

20.关于勃起不坚射精快的治愈思路

欢迎您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gchonga.com/zzzz/91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