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障碍又称焦虑性神经症,是广泛和持续性焦虑或反复发作的惊恐不安为主要特征的情绪障碍,常伴有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和运动不安等行为特征。临床上可分为广泛性焦虑障碍(慢性焦虑障碍)和惊恐障碍(急性焦虑障碍)两种表现形式。
广泛性焦虑障碍是最常见的焦虑障碍,在普通人群中年患病率在1.9%-5.1%,女性患者是男性的2倍。笔者所在单位的中医门诊,身心疾病占门诊量的40%左右,精神障碍类疾病则占据20%左右,焦虑障碍、抑郁障碍最为常见。
现代医学认为广泛性焦虑障碍的发病是遗传因素、神经生化因素、神经内分泌因素及社会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广泛性焦虑障碍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精神性焦虑:精神上的过度担心是核心症状,有些表现为对具体事件担心,但更多患者是不能意识到自己担心的对象或内容,总是出现提心吊胆、惶恐不安的感受。多伴有警觉性增高,容易出现惊吓反应,难以入睡,睡眠中容易惊醒,情绪烦躁易激惹。2、躯体性焦虑:表现为坐立不安,肌肉紧张。多伴有紧张性头痛,胸、颈部及肩部肌肉酸痛。3、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可涉及多个系统,主要表现如胃痛、腹胀、腹泻、胸闷、气短、烘热汗出、面色潮红或苍白、口干、头昏、头痛、尿频、尿急、感觉异常、性功能障碍、月经紊乱等症状。
诊断广泛性焦虑障碍,首先要除外器质性疾病所致的上述症状。这常常需要一定的临床经验来鉴别。目前的诊断仍采用ICD-10精神疾病的分类诊断标准。临床常用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焦虑自评量表SAS来评估病情。轻度、中度焦虑障碍往往单用中药起效较快,症状可以明显改善。
焦虑障碍在中医学属于“郁证”、“惊恐”、“惊悸”、“心悸”、“怔忡”、“不寐”等范畴。焦虑、抑郁常伴发,中医对焦虑、抑郁的区分往往不太严格,因中医很多药物及方剂既具有抗焦虑作用,也具有抗抑郁作用,但笔者认为区分焦虑、抑郁对中医临床有较大的指导作用,我们先从几个方剂分析。
《伤寒论》栀子豉汤主治“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烦热胸中窒者”,“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主要描述的为焦虑症状。
《金匾要略释义·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备急千金要方》中记载“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宜服温胆汤方”。黄连阿胶汤主治“少阴病、心中烦、不得卧”。焦虑、抑郁均可以出现失眠。烦躁失眠焦虑更常见,早醒是抑郁常见表现。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记载逍遥散主治“血虚劳倦,五心烦热,肢体疼痛,头目昏重,心松颊赤,口燥咽干,发热盗汗,减食嗜卧”,而薛己《内科摘要》在此基础上加牡丹皮、桅子而成加味逍遥散以治疗,此方为后世广为流传。逍遥散、尤其加味逍遥散主治症状以焦虑为主。
《金匾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脉证并治篇》中记载百合病“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黯然,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饮食或有美食,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身形如和,其脉微数,……百合地黄汤主之”。抑郁障碍患者疲乏懒动,进食往往很少,既往爱吃的饭菜变得食之无味,此处描述更符合抑郁表现。
《金匾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篇》中指出“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爱哭是抑郁的主要表现。甘麦大枣汤仍为当代中医最常用的治疗抑郁障碍的经典处方。
《伤寒论》少阴病,“脉微细、但欲寐”,更类似抑郁症表现。
《严氏济生方》:归脾汤,治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健忘怔忡。主治:思虑伤脾,发热体倦,失眠少食,怔忡惊悸,自汗盗汗,吐血下血,妇女月经不调,赤白带下,以及虚劳、中风、厥逆、癫狂、眩晕等。描述症状以阴性症状为主,抑郁症常见。明代大医家薛己深明此方要义,在方中加柴胡、栀子组成加味归脾汤。在他的大量医案中,常常将此方和逍遥散一起使用,典型的有:“朝用归脾汤,以解脾郁生脾气。夕用加味逍遥散,以清肝火生肝血”。加味归脾汤能处理焦虑、抑郁伴见。
《伤寒论》:“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以及厥阴病乌梅丸证描述症状更符合焦虑、抑制并见。乌梅丸也是临床治疗早醒的经典处方。
因此焦虑障碍常用处方为逍遥散、丹栀逍遥散、酸枣仁汤、栀子豉系列方、黄连阿胶汤等,而抑郁障碍常用处方为归脾汤、甘麦大枣汤、百合地黄汤、麻黄附子甘草汤等。焦虑、抑郁伴见,多为寒热错杂、补益兼施处方如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乌梅丸、加味归脾汤等。
焦虑属于阳性症状,中医多用清热药物。现代药理证实抗焦虑常用中药有:银杏叶、地黄、人参、远志、生姜、天麻、黄芩、酸枣仁、厚朴、白芍、丹皮、龙骨、延胡索、琥珀、连翘、钩藤、夜交藤、刺五加、栀子等。芍药、丹皮抗焦虑作用强,笔者临床最为常用。笔者选用此药物主要是医院的胡随瑜教授经验,胡教授运用丹芍汤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取得良好疗效,处方组成:牡丹皮、白芍、木香、茯神、益智仁。
抑郁症阴性症状多见(也可见阳性症状),中医多用补益药物再配合理气药物,健脾、补肾药物最为常用。抗抑郁常用中药有黄芪、甘草、巴戟天、远志、刺五加、淫羊藿、白芍、柴胡、石菖蒲、槟榔、人参、茯苓、白术、郁金、黄精、紫苏、厚朴、酸枣仁、姜黄、郁金、地黄等。
我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常用处方为:柴胡10g、白芍15g、牡丹皮15g、薄荷5g、茯苓20g、茯神20g、酸枣仁15-20g、夜交藤30-60g,命名为新订逍遥散,其中白芍、丹皮、柴胡养肝清肝疏肝,芳香药物薄荷能缓解焦虑,缓解胃肠道平滑肌痉挛及肌肉紧张,茯苓、茯神健脾安神,酸枣仁生用抗焦虑作用强,炒用镇静安神作用强,可临证选用,但长期使用会导致水钠潴留,注意配伍茯苓。夜交藤价格低,改善睡眠效果好,常重用。由于酸枣仁、柴胡价格偏贵,考虑患者成本较少再加用其他药物。但如消化道症状重,常合用栀子厚朴汤,胸闷心悸合用温胆汤、安神定志丸部分药物,头晕适当配伍天麻、白蒺藜,伴见抑郁,配伍抗抑郁药物。此方对轻、中度焦虑,失眠、烦躁等症状缓解往往较快,而重度焦虑起效往往要在7-10天以后。
咨询、交流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