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养生课堂:一日一证之健忘(四)
多梦
[概念]
多梦是指睡眠中出现梦幻纷纭的症状,且多可惊可怖之事,昼来则头昏神疲。正常人偶或得梦,醒来无不适者,不必介意,不属本节所论范围。
本症在《素问.方盛衰论》称"妄梦",《灵枢.淫邪发梦》作"喜梦",后世称为"多梦"。
"梦魇"是指恶梦,《杂病源流犀烛》:"由心实,则梦惊忧奇怪之事而魇。""梦呓"是指说梦话。"梦游"即是"夜游"、"梦行"。"梦惊"是指梦中恐惧惊骇而突然惊醒。上述各症均在睡梦中发生,病因病机相似,故一并在本节讨论。
证候分型之
心脾两虚多梦:失眠多梦,面色(左白右光)白,心悸怔忡,遇事善忘,食纳减少,腹胀便溏,少气懒言,倦怠无力,舌质淡,脉濡细。
证候分析之
心脾两虚多梦:本证常因脾失健运,生化无源,气血亏虚,心神失倚,故失眠多梦,兼见纳呆便溏,脘腹胀满,身倦乏力,气短懒言。治宜健脾养心,方用归脾汤加减。
[文献别录]
《灵枢.淫邪发梦篇》:"肝气盛则梦怒。肺气盛则梦恐惧哭泣飞扬。心气盛则梦善笑恐畏。脾气盛则梦歌乐身体重不举。肾气盛则梦腰脊两解不属。凡此十二盛者,至而泻之立已。"
《杂病源流犀烛.不寐多寐源流》:"凡人形接则为事,神遇则为梦。神役乎物,则魂魄因而不安,魂魄不安,则飞扬妄行,合目而多梦。又况七情扰之,六淫感之,心气一虚,随感而应。谚云:日之所接,夜之所梦,询有然也。"
《沈氏尊生书》:“心胆俱虚,触事易惊,梦多不祥。”
◆为什么体寒的人还经常上火?
◆只要是生病,都是先虚而后病!
◆一个好的中医,医院
◆他43岁学中医,却成为一代医学宗师!
◆远离“癌症性格”,这20个字值得每个女性深思!
◆长大后才明白,原来儿时的天真才是真正的养生之道
◆人体这7处千万冻不得,别等落下病根再后悔!
◆人体阳气由强到弱的过程,就是疾病发展的过程
◆小便频、尿床、手脚冷,看看你孩子是否中下焦不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