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想过吗?生命的消长,除了时间因素外,还有其他因素在左右着吗?或者说,维系我们生命的物质是什么?
在古人看来,维系我们生命的,则是一股阳气。体内有了阳气,我的生命,才能生生不息。若是缺乏了阳气,那么生命也就快要行至终点了。
什么是阳气?
阳气,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严格意义来说,阳气的这一概念,只是古人形象、整体的思维方式的一种体现。可以说,阳气是一种思维模式的产物。
接下来,就从“阳虚证”入手,做一个详细的概括和解读。
什么是阳虚证呢?
其主要表现为怕冷,四肢发凉、精神不振,平时喜欢躺着,全身乏力,小便清长,大便稀薄,面色苍白,舌质淡胖。脉象微细,沉迟无力。
当然,这是从整体来看的,要是细致辨别,还可将阳虚证分为不同的症型;
①心阳虚。多表现为心悸怔忡、心胸闷痛,同时还会唇舌发青、发紫。
②肺阳虚。多表现为咳喘无力,痰液稀薄,胸闷气短,说话时,声音低微。
③脾阳虚。则多表现为腹痛绵绵,不思饮食,肚子胀,大便稀薄,身体略有浮肿。
④肝阳虚。多表现为两胁闷痛,头晕眼花,胆怯,容易惊慌失措,严重的甚至手脚颤动。
⑤肾阳虚。多表现为腰膝冷痛,凌晨时分拉肚子,阳强不坚等。
⑥胃阳虚。多表现为胃部冷痛,不耐寒凉饮食,喜温喜按,吃得少却腹胀,甚至吐清水。
以上种种,几乎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畏寒肢冷,精神不振,倦卧嗜睡,面色发白,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质淡胖,脉象沉迟无力等。
一旦出现了阳虚的状态,该如何应对?
今天就来分享一个验方,乃是当代的国学大师的临床所得。它对于改善阳虚证,是非常有帮助的。组方如下;
用“桂圆、花椒、艾绒“研磨成粉,再将其捏成丸,放置于肚脐上,第二天取下就可以了。
晋代医药学家葛洪在《抱朴子》中有记载:“初得之艾、花椒、龙眼,可润脾,轻身健体。”
肚脐是“神阙穴”的所在之地。同时也是奇经八脉中,任脉的一个重要穴位和带脉相交汇,内联五脏六腑,外联四肢百骸。因此,药物能更好地吸收。
方中:
花椒:温脏除寒,辛热纯阳无处不达,治能上入于肺发汗,中入于脾暖胃燥湿消食,下入命门。(《本草求真》温散篇);
艾绒:辛苦性温,其气芳烈纯阳,除沉寒痼冷,通诸经以治百病(《本草求真》温散篇);
桂圆:气味甘温,于补气之中又更存有补血之力(《本草求真》温中篇);
再将其加味:加入酸枣仁,则可以养血助眠,安心神;枸杞则在于滋补肝肾,益精养血。
当然,若是嫌上述方法自制比较麻烦,或者不会配比,也可以选择成品——北京同仁堂肚脐贴!大品牌老字号,值得信赖,现在还有活动,买2送1买3送2!
买二发三北京同仁堂肚脐贴全新升级配方30贴/盒小店月销量¥79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已下架在使用的过程中,若是有肠鸣出现,这是正常的排气反应。肚脐贴祛湿升阳能力比较强,适合用三天停一天,如果出现燥热的情况,应该停用观察一下身体情况。
然而,这种主要以提振脾胃之阳的方法来说,对于提振一身阳气,又算得上是一条捷径。
因为脾胃是我们的后天之本,其阳气的充足与否,基本可以直接影响我们的气血生化之源。脾主四肢和肌肉。脾阳升,四肢就得以温煦。脾胃阳气充足,那么一身的气血也会充足。可以说,“脾阳定生死,胃阳断寿夭”。同时,脾胃之阳,可以增进运化之功,使得水谷精微源源不断滋养肾阳。因此,可以起到温补先天元阳的作用。
而脾阳和胃阳,作为一身阳气的两根支柱,我们一定要牢牢稳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稳住身体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