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怔忡之症
胎前怔忡
怔忡不宁
痰火怔忡
怔忡病
怔忡治疗

一个由男人们最爱的配方,演变的4个方子,

听说转发文章

会给你带来好运

人们常说,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其实不仅仅如此,比如临床遣方用药,其实也暗藏许多密码,不仅仅是剂量的变化会使方子大有变化,而且有时候增减一味药,在功效上往往会有很大的变化。就比如我们常说的“男不离四君”的四君子汤,它的加减变化也是十分奇妙,由此演变出若干个经典名方。

我们先来说说四君子汤,出自《局方》,这个方子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味药组成,组方看起来极其简单,却有着严密的配方逻辑,方中人参为君,甘温益气,健脾养胃;方中白术为臣,健脾燥湿,加强益气助运之力;茯苓甘淡为佐,健脾渗湿;炙甘草为使,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主治脾胃气虚证,临床以面色萎黄,语声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数为辨证要点。可以说是最受男人们喜爱的配方之一。

如果给四君子汤加一味药会怎么样?加一味陈皮,就是大名鼎鼎的异功散,出自《小儿药证直诀》,由“人参(切,去顶),茯苓(去皮),白术,陈皮(锉),甘草各等分”组成,主要具有益气健脾、行气化滞的作用,适用于脾胃气虚兼有气滞证,临床上常以饮食减少,大便溏薄,胸满痞闷不舒服,或者呕吐泄泻,且多用于小儿消化不良而辨证属于脾虚气滞证型的。

如果给四君子汤加两味药呢?比如加上半夏和陈皮,那就成了经典名方六君子汤。对于这个方子的出处比较模糊,有认为最早出自《世医得效方》的,也有人认为这个出自《医学正传》的,还有人认为这个方子出自《局方》。全方由“人参(去芦)、甘草(炙)、白茯苓(去皮)、白术(去芦)、陈皮、半夏各等分”组成,主要作用为健脾补气、和中化痰;适用于脾胃虚弱,面黄体瘦,或久患疟痢,不思乳食,或呕吐泄泻,饮食不化,或时患饮食停滞,或母有前症,致儿为患。

那么,四君子汤加上四味药会怎样?加上四味药有两个著名的方子,一个是香砂六君子汤,而另一个则是八珍汤。香砂六君子汤出自《古今名医方论》,全方由“人参一钱、白术二钱、茯苓二钱、炙甘草七分、陈皮八分、半夏一钱、木香七分、砂仁八分”组成,主要作用是益气健脾、行气化痰,适用于脾胃气虚、寒湿滞于中焦之证,临床常以脘腹胀满、疼痛,纳呆嗳气,呕吐泄泻,舌淡苔白,脉滑为辨证要点。

而八珍汤则是由四君子汤与四物汤的组合,不过八珍汤的出处也是众说纷纭,有说出自《瑞竹堂经验方》的,也有说出自《正体类要》的,但药方组成都是由“人参、白术、白茯苓、当归、川芎、白芍药、熟地黄、炙甘草各一两”组成的。主要作用为补益气血,适用于气血两虚证,临床上常以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眼花,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忡,食欲减退,舌质淡,苔薄白,脉细虚等为辨证要点。

当然,以四君子汤为基础,加减化裁的方子还有很多,但是以上这几个属于四君子汤变方中使用最为广泛的几个经典名方。异功散、六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均是由四君子汤加味而成的,且都有益气健脾的作用,不过异功散偏于行气化滞,而六君子汤偏于燥湿和胃,而香砂六君子汤则偏于行气化痰。而八珍汤则是四君子汤与四物汤的结合方,是一个气血双补、补气养血的经典良方。

Hello,伙伴们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gchonga.com/zzzz/122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