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与科学总是殊途同归。比如,我今天讲的龙眼(晒干之后称为“桂圆”)。龙眼在《本草纲目》中的主治是: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健忘怔忡,虚烦不眠,自汗惊悸。在中医里龙眼主要是健脾,龙眼最著名的方药是归脾汤。思伤脾,脾虚引起健忘失眠。所以龙眼用于思虑过度,虚烦不眠。在中医中医科学院发布的《失眠症中医临床实践指南》中,心脾两虚证的失眠推荐的方药是人参归脾汤,其中就有龙眼肉。在营养学领域,科学验证了中医对龙眼安神的理论。《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P罗列了常见食物中的GABA(即:γ-氨基丁酸)的含量,龙眼的γ-氨基丁酸的含量高居榜首,而且是遥遥领先。每克龙眼中的γ-氨基丁酸的含量高达mg-mg,远远高于其它常见食物(不足10mg,甚至不足5mg)。γ-氨基丁酸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调节神经(改善睡眠),二是调节血压(舒缓血管)。这两点与中医对龙眼的认识不谋而合,龙眼在中医中的作用:健忘怔忡、虚烦不眠、自汗惊悸,健忘、失眠、自汗都是神经方面的问题;怔忡、惊悸都有心悸的意思,也就是心突突地跳,这是指的心血管方面的问题。虽然龙眼在中医发挥作用是通过健脾,但是我猜测从科学的角度讲,γ-氨基丁酸起了重要的作用。管智鹏整理于涿州年1月28日
就是权威出处
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gchonga.com/zzzz/12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