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认识一味中药——当归
说起当归,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中药材。平时如果出现了月经不调或者是体质不好的情况,用当归泡水喝,是能够很好地调养身体的。那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血中气药——当归。
名字由来
1.古人娶妻为生儿育女,而当归常用于治疗女性疾病,另外,当归有想念丈夫之意,故于此得名。当归恰与唐诗“胡麻好种无人种,正是归时又不归”的意思相同。
2.当归可治疗妊娠妇女产后恶血上冲,并且疗效显著。若发生气血逆乱,服用之后即可降逆定乱,使气血各有所归,因而当归之名也由此而来。
3.出自地名:当归的主产地原在甘肃岷县。唐朝时,岷县附近叫“当州”,因唐以前这一带为“烧当羌”族居住之地。当地的特产有一种香草叫“蕲(qi)”,就是当归,古代“蕲”与“归”发音押韵相同,所以叫当归。
性状
当归略呈圆柱形,下部有支根3~5条或更多,长15~25cm。表面黄棕色至棕褐色,具纵皱纹及横长皮孔。根头(归头)直径1.5~4cm,具环纹,上端圆钝,有紫色或黄绿色的茎及叶鞘的残基;主根(归身)表面凹凸不平;支根(归尾)直径0.3~1cm,上粗下细,多扭曲,有少数须根痕。
质柔韧,断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皮部厚,有裂隙及多数棕色点状分泌腔,木部色较淡,形成层环黄棕色。有浓郁的香气,味甘、辛、微苦。值得注意的是,柴性大、干枯无油或断面呈绿褐色者不可供药用。
种类
1、东当归
在东北某些地区作当归药用,吉林朝鲜族当地认为其功效与当归相似。东当归在日本和朝鲜均作当归药用。
其根较当归为短,表面黄棕色或棕褐色,全体有细纵皱纹及横向突起的皮孔状疤痕。主根短具细环纹,直径为1.5~3厘米,顶端有叶柄及茎基痕,中央多凹陷,支根较多为10余条或更多。质地坚脆,断面皮部类白色,木部黄白色或黄棕色。气芳香,味甜而后稍苦。
2.欧当归
为年从保加利亚引种,本品在性状上和药理作用上与当归不同,具有当归没有的不良反应,不能混充当归药用。
欧当归根为圆锥形,根的头部膨大,有两个以上的根头,具横环纹。表面灰棕色或灰黄色,可见侧根断去后的疤痕。质干枯无油而略韧,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有裂隙,木部为黄白色有放射状的纹理。气香而浊,味初微甘而后辛辣麻舌。
3、云南土当归
在云南又称作土当归。其作用类似当归,在云南某些地区作当归药用。
其根呈圆锥形,分枝较少,表面棕色、红棕色或黑棕色。顶端具茎痕或茎残基,根头部具横环纹。表面具纵皱纹及皮孔状疤痕。质坚硬,断面黄白色。有类似当归的香气,味微甘而后苦。
由于从古到今叫当归或土当归的植物品种较复杂,除了有上述的混乱品种外,在伞形科中叫土当归的还有二十多种,在五加科中叫土当归的有四、五种。另外属于菊科、蓼科、毛茛科等多种植物的根在某些地区也叫土当归。面对如此复杂的情况,所以挑选当归时,需要我们先掌握正品当归的色、气、味,再进行识别。
药性
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根。
味甘、辛,性温。
本品属甘温润补之品,热盛出血者禁服,湿盛中满及大便溏泄者、孕妇慎服。
当归中含β-蒎烯、α-蒎烯、莰烯等中性油成分;对-甲基苯甲醇、5-甲氧基-2,3-二甲苯酚等酸性油成分;有机酸;糖类;维生素;氨基酸等。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的疾病。
药膳
食疗作用
①当归中的挥发油和阿魏酸能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而其水醇溶性非挥发性物质,则能使子宫平滑肌兴奋。当归对子宫的作用取决于子宫的功能状态而呈双相调节作用。
②当归有抗心肌缺血、扩张血管、抗血小板凝集和抗血栓作用,并能促进血红蛋白及红细胞的生成。
③当归对实验性四氯化碳引起的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并能促进肝细胞再生和恢复肝脏某些功能。
④镇静、镇痛、抗炎、抗缺氧、抗辐射损伤及抑制某些肿瘤株生长和体外抗菌作用等。
原料:鸽子一只。
调料:姜片、大葱段、料酒、红枣、枸杞少许、小人参少许、当归头、制首乌、桑葚、茯苓、莲米、灵芝。
功效:本方有益气血、补虚损之功效,适用于病后或产后身体虚弱、心悸气短、倦怠乏力、失眠健忘、记忆力下降、食欲不佳以及贫血、神经官能症和更年期综合症等症状的补养和治疗。
原料:当归20克、何首乌20克、鸡肉克、枸杞子15克。
功效:鸡肉补气血,首乌养肝肾、补血,当归养血,枸杞补肝肾、明目。几味中药合用有补肝肾、益气血之功能,适用于肝血不足所致的身体虚弱、头晕目眩、倦怠乏力、心悸怔忡、失眠健忘、食欲不佳等症的补养和治疗。
当归甘补辛散,苦泄温通,既能补血,又可活血,且兼行气止痛,主治一切血症,为血病之要品,尤为妇科良药。凡妇女月经不调、经闭、经痛、胎产诸症,不论血虚、血滞,皆可应用。
外科用治痈疽疮疡,可以消肿排脓;伤科用于跌打损伤,可以活血止痛。由于当归辛香走窜,又有“血中气药”之称。因此,在临床上,与理气药配合,可治疗气血凝滞之证;与祛风药配合,可治疗风湿痹痛;治疗肠燥便秘,乃是取其补血润肠之功。总之,凡属血虚血滞所引起的一切病症,均可使用,而以血分有寒者最为适宜。
但是喔,是药三分毒!当归并不是真的就如很多人眼中的那般完美无缺,包治百病。所以,使用当归时一定要注意用量,还有使用的时间,同时还要弄清楚自己的体质,否则良药很有可能就会变成毒药,影响身体的健康。
中医简介
刘学琪,主治医师,毕业于沧州医学院高等专业学校,中西医结合专业,曾进修于北京中医研究院,医院,主要擅长运用针灸及三联续贯疗法定点介入注射,治疗各种颈肩腰腿痛及中风后遗症等常见病。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