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开示大安法师问:如何端正念佛目的,谨防躁妄心态?大安法师:念佛法门能够令我们离开魔障,念这句阿弥陀佛就有阿弥陀佛的光明注照,在佛光里面,无论是我们的心魔,还是外面的天魔、邪魔,都不敢侵入。所以我们只要老实念佛,修行的过程就会很稳当。当然也有个别人用躁妄心去念佛,或者给念佛法门赋予了不纯正的知见,这样就可能会出问题。比如,曾有一个参加“十天百万佛号闭关”的年轻同修出了点问题——但也很快恢复了。他为什么会出问题?就是因为躁妄心。“我这十天一定要见佛,一定要开悟,一定要成佛”,他带着这样的心态去念佛,念、念、念,念得出现境界,真的有一个声音告诉他,“你很不错,你证到阿罗汉果了。”他一听就觉得自己真的证到了阿罗汉果,我慢心就起来了,在寮房里也呆不住,到处逛,别人跟他讲话,他就很傲气地回答:“你别跟我讲话,你没有资格跟我说。我都是阿罗汉了,你跟我讲什么?”最后变得颠颠倒倒,没有办法,只有把他送到精神病院里去治疗了一段时间,后来也就恢复正常了。念佛法门一定要赋予其本有的内涵,不能赋予其他的东西。念佛不是求开悟,念佛就是求往生。并且我们要用非常谦卑的态度去念。什么叫好境界?念念都是“南无阿弥陀佛”,念念不空过,这就是最好的境界。如果我们在这之外还附加其他的东西,可能就会出问题。尤其是有一些人把这句佛号当成做功夫的手段,这是比较糟糕的现象。印祖当年曾呵斥这是将横超法作竖出用——就是将这横超三界的妙法作为断烦恼、开智慧的竖出法门用,就容易出问题,因为这一念的指向就不符合净土宗的教义。所以,我们念佛一定要老实,以“真信切愿”来庄严这句“南无阿弥陀佛”,每一声佛号的目标都指向求生极乐净土,才是合格的净业行人。原文:录于东林祖庭
若病苦至剧,不能忍受者,当于朝暮念佛回向外,专心致志,念南无观世音菩萨。观音现身尘刹,寻声救苦。人当危急之际,若能持诵礼拜,无不随感而应,即垂慈佑,令脱苦恼而获安乐也。十三
医之善者,亦只医病,不能医业。即如子重病肠痈,医云非开剖不可。汝四婶不放心,遂不医,与德章拌命念佛、念《金刚经》,五日即愈。此病可谓极大、极危险矣,然不医而五天即愈。子庠之颠,乃属宿业,汝四婶以至诚礼诵,半年即愈。汝父既皈依佛法,当依佛所说,不当信从洋医,医院去医也。使一切病皆由医而始好,不医便不好者,则古来皇帝,及大富贵人,皆当永不生病,亦永不死亡。然而贫贱者病少,而寿每长。富贵者病多,而寿每短。其故何哉?以一则自造其病,二则医造其病,有此二造之功能,欲脱病苦,其可得乎?祈为汝父说,不必往上海求西医,就在家中求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之大医王,则自可勿药而愈矣。求西医,好否参半。求大医王,或身躯上即好,即身躯上未好,而神识上决定见好。若妄欲即好,完全废弃先所持之戒,大似剜肉做疮,有损无益。西医未入中国,中国人有病皆不治乎?固宜放下妄想,提起正念,则感应道交,自可全愈矣。九三
业障重、贪瞋盛、体弱心怯,但能一心念佛,久之自可诸疾咸愈。《普门品》谓:若有众生,多于淫欲、瞋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之。念佛亦然。但当尽心竭力,无或疑贰,则无求不得。四六
每日除了己职分外,专心念佛名号。朝暮佛前,竭诚尽敬,恳到忏悔无始宿业,如是久之,当有不思议利益,得于不知不觉中。《法华经》云:“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瞋恚、愚痴,亦然。是知能至诚念弥陀、观音圣号者,贪瞋痴三惑,自可消除也。又现今乃患难世道,须于念佛外,加念观音圣号,冥冥中自有不可思议之转回。庶不至宿业现前,无法躲脱耳。三九
观世音菩萨,于往劫中,久已成佛,号正法明。但以慈悲心切,虽则安住常寂光土,而复垂形实报、方便、同居三土。虽则常现佛身,而复普现菩萨、缘觉、声闻,及人天六道之身。虽则常侍弥陀,而复普于十方无尽法界,普现色身。所谓但有利益,无不兴崇。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普陀山者,乃菩萨应迹之处,欲令众生投诚有地,示迹此山。岂菩萨唯在普陀,不在他处乎?一月丽天,万川影现,即小而一勺一滴水中,各各皆现全月。若水昏而动,则月影便不分明矣。众生之心如水,若一心专念菩萨,菩萨即于念时,便令冥显获益。若心不志诚,不专一,则便难蒙救护矣。此义甚深,当看印光《文钞》中《石印普陀山志序》自知。名观世音者,以菩萨因中由观闻性而证圆通,果上由观众生称名之音声而施救护,故名为观世音也。普门者,以菩萨道大无方,普随一切众生根性,令其就路还家,不独立一门。如世病有千般,则药有万品。不执定一法,随于彼之所迷,及彼之易悟处,而点示之。如六根、六尘、六识、七大,各各皆可获证圆通。以故法法头头,皆为出生死、成正觉之门,故名普门也。若菩萨唯在南海,则不足以为普矣。七七白话:你所说的嗔恨心是过去世的习性。现在既然知道它有损无益,应该在任何事情来临的时候,都要以海阔天空的肚量容纳他。那么现在宽宏大量的习性,就可以转变过去世偏激狭隘的习性。如果不加以对治,则瞋恨的习气愈加增盛,它的伤害不浅。至于念佛,必须依照自己的精神、气力为准则,选择大声念、小声念、默念以及金刚念(也就是唇发出微声,别人听不见的声量,自己能听到,持咒的人也称之为金刚念),不可以因念佛过猛以致受病。此过猛心也是想速成的病。现在既然不能出声念佛,哪能心中也不能默念,怎么能只限于十念念佛呢?何况在床上躺着养病,心中怎么可能一空如洗,没有一点念头呢。与其忆念他事,还不如忆念佛的名号更好啊!因此你马上将要紧事务交代给家人,自己想将要死亡、死亡之后就要堕落地狱,要常常有这种想法,心中就会放下一切的事情。用这种清净心,忆想佛像及默念佛名,并观世音菩萨像及默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如果真能这样念佛,业障决定消除,善根增长,疾病痊愈,身心康健。你现在所得的病,大概属于过去世的业力所感召,因为借助念佛过于猛厉的缘分而爆发出来,并不是这个病完全是因为念佛过于猛厉而有的。如果不念佛,病也会因为其它别种因缘而爆发。世界上不念佛的人多了,难道这些不念佛的人都不得病,长年康健吗?知道这些,就不会误会了,说念佛能使人生病,有损无益。六七疾病和魔障都是因为宿业所导致。你只要能至诚恳切念佛,那么疾病自然会痊愈,魔障会自然远离。如果你的心不至诚,或者生起邪淫等不正当的念头,那么你的心全部堕在黑暗中,所以招致魔鬼来搅扰。您应该在念佛完回向时,为过去世一切冤亲债主回向,让他们全都沾你的念佛利益,超生到善道去。另外你一概不理会。他们作声,你不要恐惧。他们不作声,你也不要欢喜。你只要至诚恳切地念佛,业障自然会消除,福报和智慧全都增长了啊。阅读经典,千万不要像现代人读书那样毫无恭敬心,必须像面对佛祖圣贤亲自降临那样,才会有真实的利益。如果你果真能这样读经,那么心地就会正大光明,那些邪鬼邪神便没有地方可以安身了啊。假如你的心先邪恶了,就会以邪招邪,哪能让他们远离你不扰乱你啊?他心通鬼神虽然也有,但是神通力小而且浅近。如果达到业尽情空的地步,就好像宝镜当台,凡是有形象的东西都会映现出来。你不至心念佛,反而想研究这些神通的真相,你或许不知道这种心便是着魔的种子。比如宝镜没有丝毫尘垢,自然会照天照地。你的心覆盖了厚厚的尘土,却妄想得到这些神通,好像覆盖了厚厚的尘土的镜子,是断然不能发光。或许能发光,那发出来的也是妖光,绝不是镜光啊。这件事暂且置之度外,希望你能像堕入水火、像扑救头上的大火一样诚恳念佛,那么没有什么业力和魔障是不能消除的啊。五四修学佛道的人,凡是遭遇到种种不如意的事情,只可朝向佛道上领会,逆来顺受。那么纵然遭遇到极危险的事情,当时也不至于吓得丧志失措。事情已经过去,对该事的感情也起了变化。如同昨夜的梦境一样,怎么能时常牵挂,以至于得了忧郁病。你既然想修行,就应当知道一切境缘,都是由过去世的业力感召来的。还要必须知道至诚念佛,则可以转变业力。我们不做伤天害理,有损阴德的事情,怕什么东西?念佛的人受善神护佑,恶鬼远离,我们有什么可怕的呢?你如果常有害怕心,会感召到“怕魔”附身。你假设有无量劫来的冤亲债主,就会趁着你这个“怕心”,来恐吓你,让你丧心病狂,来报宿世的怨仇。你不要认为:“我尚且念佛,恐怕他们不至于这样。”你不知道现在你的心都是惧怕的念头,这种气分与佛相隔,与魔相通。不是佛不灵,由于你的心已失去正念,所以使念佛得不到全部的利益。希望你看到这封信后,彻底改变你先前的心念。你要想:“我家只有一夫一妻,有什么顾虑呢?即使是宿业现前,怕又岂能使它们消灭。只有不怕才能心存正念而举措得当,真神镇定而邪鬼无法入侵。否则,因邪心招致邪鬼,宿世的怨亲债主们便全都来了,一旦遇到事情就会心无主张,不知所措,能不可怜吗?”现在,我为你出个主意,应该放开怀抱,一切不用计虑,不用担忧。只怕自己躬行有玷污,不怕祸患鬼神。如果病痛很剧烈,难以忍受时,应当在早晚念佛回向外,专心致志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观音菩萨现身尘刹,寻声救苦。人在危急的时刻,如果能持诵礼拜,没有不随感而应,立刻降临慈悲护佑,使众生脱离苦恼而获得安乐啊。十三善于治病的医生也只能治疗人的疾病,不能治疗人的宿世业力。就比如你的儿子得了“肠痈”这种重病,医生说不开刀不行。你四婶不放心,就不开刀医治,便与德章拼命念佛、念《金刚经》,五天以后孩子的病好了。这种病可以说非常严重,危险之极,然而不开刀,通过念佛,念《金刚经》五天就好了。子庠的癫痫病也是宿业所感,你四婶因为至诚礼诵,半年就痊愈了。你父亲既然已经皈依佛法,就应当依靠佛陀的言教,不应当听从西医,医院看病。假使一切疾病医生都能治好,不治疗就不好,那么古来皇帝,及大富贵人都应该永不生病,也永不死亡。然而,贫贱的人多半病少而寿长。富贵的人多半病多而寿短。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一来他们自己造病,二来就是医生造病,有这两种原因,想脱离病苦,有可能吗?希望你为你父亲说明,不必往上海求西医,就在家中求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这些大医王,就自然会不用药物而病自然痊愈了。求西医好坏参半。求大医王,或身体上立即见好,就算身体上未见好,而神识上是决定见好的。如果想立即见好,而完全废弃以前所持的戒律,这就象剜肉做疮,有损无益。西医没来中国以前,难道中国人有病就不能治疗吗?现在你应该放下妄想,提起正念,则感应道交,自然可以疾病痊愈啊。九三业障深重、贪瞋炽盛、身体孱弱,内心胆怯,只要能一心念佛,久而久之,所有的疾病自然都痊愈。《普门品》讲:“若有众生,多于淫欲、瞋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之。”念佛也是一样。只要能尽心竭力,毫无疑惑,那就会所求俱得呀。四六每天除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外,专心念佛名号。早晚在佛前,竭诚尽敬,恳切忏悔自己无始宿业,这样一直做下去,久而久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不可思议的利益。《法华经》说:“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这对于瞋恚、愚痴也是一样的。由此可知只要能至诚念弥陀、观音圣号,贪瞋痴三惑自可消除。另外,当今是个患难的世道,必须在念佛之外,加念观音菩萨圣号,冥冥中损害自然能不可思议地扭转成利益。不至于宿业成熟现前时,没有办法躲避啊。三九观世音菩萨在往昔劫中,早就成就了佛道,号正法明如来。只是因为他慈悲心切,虽然常安住常寂光土,而又垂形于实报、方便、同居三土。虽然常常示现佛身,而又普现菩萨、缘觉、声闻,及人天六道之身。虽然常常侍奉在阿弥陀佛的身边,而又普于十方无尽法界,普现色身。这就是只要对众生有利益,无不尽心尽力去做。众生应该以什么身形得到度脱,观音菩萨就显现什么身形而为他说法。普陀山是观音菩萨应迹的地方,这是想让众生投心诚意有个地方去礼拜,才示迹在这座山上。难道说观音菩萨只在普陀山,不在他处吗?一轮明月挂在天空中,地上千万条河流都能映现出月影,即便是小到一勺水、一滴水中,也都能影现出月亮的全部。如果因为水浑浊而晃动,那么月影便不分明了。众生的心如同水一样,如果一心专念菩萨,菩萨就在众生忆念时,便使他或明显处或冥冥中得到利益。如果众生心不志诚,不专一,那就难以蒙菩萨救护了。这种义理非常深,应该看我的《文钞》中《石印普陀山志序》一文自然会知道。菩萨名号叫“观世音”,这是因为菩萨在因地修行由观闻性而证得圆通,果地上由观众生称名之音声而施救护,所以名为观世音。普门的意思是因为观世音菩萨道行广大无方所,普随一切众生的根性,令他们就路还家,不独立一门。比如世间有千万种病,那么就会有千万种药去对治。不执定一法,根据众生的迷昧,以及容易开悟的地方而开示他。如六根、六尘、六识、七大,各各皆可获证圆通。所以说法法头头都是出生死、成正觉的门径,所以名为普门。如果观音菩萨只在南海普陀山,那就不足以称为普门了。七七原文:录于东林祖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