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怔忡之症
胎前怔忡
怔忡不宁
痰火怔忡
怔忡病
怔忡治疗

跟着兴哥学阅读middot聊斋志异

跟着兴哥学阅读·《聊斋志异》的一种读法

根据我们的整体设计,“整本书阅读”分成五个专题:(1)理性的光辉:理解接受性阅读;(2)对话的姿态:探究批判性阅读;(3)向深处追溯:拓展参证性阅读;(4)把珍珠穿起:类型群文性阅读;(5)让心灵愉悦:消遣休闲性阅读。理论上讲,可以用以上5种读法读《聊斋志异》,也可以有第6种(以此类推)。之所以选《聊斋》是因为其既是一本书,也可以化整为零形成单篇,更主要的是它有趣,有灵魂,写作上也有技法可资借鉴。进可学古文,研究文言短篇小说以及神魔专题小说,甚至上达传奇、志怪、《庄子》和《山海经》;退可自娱自乐、感叹人生;也能旁及比较文学、比较文化、动漫电影和历史人生。

下文着重以《聊斋志异》中的“狼”为例。

向深处追溯:拓展和参证

黄会兴

根据我们的整体设计,“整本书阅读”分成五个专题:(1)理性的光辉:理解接受性阅读;(2)对话的姿态:探究批判性阅读;(3)向深处追溯:拓展参证性阅读;(4)把珍珠穿起:类型群文性阅读;(5)让心灵愉悦:消遣休闲性阅读。本案例选自第三专题,把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作为对课本中文言小说的拓展和参证阅读。课内安排4课时,课外时间跨度2-3周。

一、专题准备

1.收集《聊斋志异》研究专家的成果,略作笔记,了解《聊斋志异》的艺术价值。

2.泛读《聊斋志异》,然后聚焦一个主题,精读文集中相应的作品,写出故事梗概笔记,并结合该主题略做点评(内容主旨、写法手法、艺术特色等),字以上。

二、专题活动

(一)搭建支架:拓展性、参证性阅读方法指津(1课时)

结合课文选文,指导拓展性、参证性阅读的基本方法。拓展、延伸、参照,是这类阅读的基本姿态。例如语文学科从节选的课文推至长篇,数学学科从某种知识推广至相关数学领域,物理课程推广至生活物理和物理学著作的阅读等等。

拓展是增加课内知识的广度。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由零散到系统。如由节选到全文,由出处到引文,由一个知识点拓宽至某个知识门类。例如:由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拓展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辛弃疾词》(人民文学出版社年版)一书,进而扩展到对豪放词的赏析。

延伸是增加课内知识的深度。由情态到原因,由现象到本质,由演化到源流。如对课内知识的追问、思考,探求其形成过程、机理和原因。例如:学习《屈原列传》时,可以在通读《史记》有关部分的基础上,延伸至研读《楚辞讲座》中关乎屈原的内容,如第五讲《史记·屈原列传的问题》,这样既可了解屈原,也能研习《楚辞》,并能学习专家如何在阅读中发现问题的治学方法。

参证是增加课内外知识的对比,没有对比就难以推进对问题的深入发现,参证内容相类或相关的文本,求同存异,在比较中存真伪、见优劣、明得失。例如:阅读《聊斋志异》,对比狐狸和狼,我们会发现,大多狐狸的故事,人情味很浓,而几则有关狼的故事,大都表现狼凶恶的本性。联系作者所处历史环境和民间风俗,就容易把握创作心理,深入体会其“刺贪刺虐”创作动机。

(二)阅读汇报:让滴水汇入大海(1课时)

汇报课分二块内容,一是汇报拓展阅读的主题,二是发布《聊斋志异》的研究成果,都以小组的形式汇报。

1.《聊斋志异》拓展阅读话题。有的小组抓住形象专题,如各类人物形象,各类妖狐鬼神形象;有的小组以情节为专题,有故事情节的,也有叙事细节的;有的小组把主题作为专题,有刺贪刺虐的,还有隐射作者身世的。

2.《聊斋志异》的研究成果。大家介绍了王春玲《近年来聊斋志异研究综述》、陈董言《聊斋志异研究综述》。著作则有马瑞芳的《蒲松龄评传》、《聊斋志异创作论》、《马瑞芳讲聊斋》,雷群明的《聊斋写作艺术鉴赏》等。

(三)群文联读:从拓展到深入(2课时)

我们确定精读《狼三则》。中学课本中有收录其“一屠晚归”篇,通过问题引领、以点带面的方法让学生研读。

拓展1:从“一屠晚归”到“狼三则”。讨论:为什么蒲松龄将三则故事放在一起叙述?从中你悟出了什么规律?

《狼三则》三个故事都有生动曲折的情节,各自成篇,然而又紧密相关。如屠户遇狼,始而迁就退让,几乎被吃,继而奋起杀狼,使自己转危为安。这个生动曲折过程,形象地揭露狼的贪婪本质,凶狠狡诈的特性,表现了对狼不能抱有幻想的主题思想。对于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屈服,不能幻想,要斗智斗勇。对付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也必须如此,要敢于斗争和坚持。一切像狼一样的恶人,都是以害人始害己终,自取灭亡。

拓展2:从《狼三则》到《聊斋志异》全集。讨论:除了《狼三篇》外,你还能谈谈阅读《聊斋志异》有关狼故事的感受吗?

蒲松龄是同情人民疾苦,憎恶贪官污吏的作家,在《聊斋志异》另一篇故事《梦狼》中,把贪官写成牙齿尖利的老虎,把衙役写成吃人血肉的狼;它们大吃大嚼,造成“白骨如山”的惨象。作者“窃叹天下官虎而吏狼者比比也”(《梦狼》),认为他们“可诛”“可恨”(《王大》)。故事富有深意,和《狼三则》形成补充,实际上寄寓了作者鞭挞贪官污吏的思想。

拓展3:从《聊斋志异》到古今中外的“狼文化”。讨论:课内外有关“狼”的文学、文化作品,你还知道并阅读过哪些?你怎样看待这一现象?

教师和学生共同推介了下列书籍:利奥波德的散文《像山那样思考》借助狼来讲生态意识,杰克·伦敦的小说《旷野的呼唤》讲适者生存的社会强力,粗犷的野性力量。姜戎的小说《狼图腾》主要讲述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位知青在内蒙古草原插队时与草原狼、游牧民族相依相存的故事。赫尔曼?黑塞长篇小说《荒原狼》,通过对个人精神疾病的讲述,展示出现代社会中人性遭到分裂的恶果。小说幻想色彩浓郁,象征意味深远,被誉为德国的《尤利西斯》;殷国明的《西方狼》是一部以狼为核心,集中剖析西方文化乃至文学艺术特性的书。书中所说的狼,不是自然之狼,而是文化之狼,是西方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基因。

三、成果展示

教师布置几种成果呈现的形式,学生自主选择完成,也可以不在教师规定的任务之外,自创形式,表达学习成果。这类活动要发动班干部、语文课代表组织同学在课外完成,时间可以与专题学习同步。教师需要做如下提示:

◎同好组成小组,多少人数不论,以人人有事做为原则。

◎认领成果展示的任务后,小组内对任务的要求要细读,领会,并掌握相关的规范。

◎要明确呈现方式,争取分类结集,在班级里展示。

成果一:好书我推荐

发表推荐语,不求高屋建瓴,只要引人神往。在精美的信笺上为同学写读书推荐语,并画上插图,制作成图片或者照片,在班级相关媒体上发表。示例:“马瑞芳教授说:‘说起来,我还真和蒲松龄有若干相同之处——都是山东人,都是教书匠,都喜欢舞文弄墨;但我们不同的是,他是古代的须眉作家,我是当代的女性作者——也正因为我是女性作者,才能以较为独特的女性视角,从读者非常熟悉的《聊斋志异》中发现新内容。’如果你没读过这部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那就跟我来吧!”

成果二:卡通狼传说

布置卡通画。班级里有部分喜欢连环画的,尤其爱看日本卡通画,鼓励这部分学生以《聊斋志异》里的狼故事为蓝本,创作狼故事卡通画。连环画、单幅卡通画均可。通过班级或者学校的橱窗展览,并鼓励观看者投票,评选出作品的等级。

成果三:对话留痕迹

展示读书笔记。有的在文言文知识上用力,如给《狼三则》添加注释,并比较不同版本的注释和断句,研究孰优孰劣,相当于注释综述。有的点评主题或人物形象,并联系文学作品中狼的形象加以比较,得出蒲松龄的《狼》、毕淑敏的《母狼的智慧》、姜戎的《狼图腾》中的狼性的异同。教师选择部分优秀的读书笔记通过黑板报、读书会、课前演讲等方式展示。

(该文发表在《语文学习》年第3期)

《聊斋志异》中以狼为主的篇章主要是《狼三则》《梦狼》《黎氏》《牧竖》《于江》《车夫》《毛大幅》等几篇,先录如下,供参考。

狼三则

第一则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歘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步亦步,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则稍却;既走,又从之。屠无机,默念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蚤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

屠即竟归。昧爽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近视之,则死狼也。仰首审视,见口中含肉,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革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缘木求鱼,狼则罹之,可笑矣

第二则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第三则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旁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

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非屠,乌能作此谋也!三事皆出于屠;则屠人之残暴,杀狼亦可用也。

梦狼

白翁,直隶人。长子甲筮仕南服,二年无耗。适有瓜葛丁姓造谒,翁款之。丁素走无常。谈次,翁辄问以冥事,丁对语涉幻;翁不深信,但微哂之。

别后数日,翁方卧,见丁又来,邀与同游。从之去,入一城阙,移时,丁指一门曰:“此间君家甥也。”时翁有姊子为晋令,讶曰:“乌在此?”丁曰:“倘不信,入便知之。”翁入,果见甥,蝉冠豸绣生堂上,戟幢行列,无人可通。丁曳之出,曰:“公子衙署,去此不远,亦愿见之否?”翁诺。少间至一第,丁曰:“人之。”窥其门,见一巨狼当道,大惧不敢进。丁又曰:“入之。”又入一门,见堂上、堂下,坐者、卧者,皆狼也。又视墀中,白骨如山,益惧。丁乃以身翼翁而进。公子甲方自内出,见父及丁良喜。少坐,唤侍者治肴蔌。忽一巨狼,衔死人入。翁战惕而起,曰:“此胡为者?”甲曰:“聊充庖厨。”翁急止之。心怔忡不宁,辞欲出,而群狼阻道。进退方无所主,忽见诸狼纷然嗥避,或窜床下,或伏几底。错愕不解其故,俄有两金甲猛士努目入,出黑索索甲。甲扑地化为虎,牙齿巉巉,一人出利剑,欲枭其首。一人曰:“且勿,且勿,此明年四月间事,不如姑敲齿去。”乃出巨锤锤齿,齿零落堕地。虎大吼,声震山岳。翁大惧,忽醒,乃知其梦。心异之,遣人招丁,丁辞不至。翁志其梦,使次子诣甲,函戒哀切。既至,见兄门齿尽脱;骇而问之,醉中坠马所折,考其时则父梦之日也。益骇。出父书。甲读之变色,间曰:“此幻梦之适符耳,何足怪。”时方赂当路者,得首荐,故不以妖梦为意。弟居数日,见其蠹役满堂,纳贿关说者中夜不绝,流涕谏止之。甲曰:“弟日居衡茅,故不知仕途之关窍耳。黜陟之权,在上台不在百姓。上台喜,便是好官;爱百姓,何术能令上台喜也?”弟知不可劝止,遂归告父,翁闻之大哭。无可如何,惟捐家济贫,日祷于神,但求逆子之报,不累妻孥。

次年,报甲以荐举作吏部,贺者盈门;翁惟欷歔,伏枕托疾不出。未几,闻子归途遇寇,主仆殒命。翁乃起,谓人曰:“鬼神之怒,止及其身,祐我家者不可谓不厚也。”因焚香而报谢之。慰藉翁者,咸以为道路讹传,惟翁则深信不疑,刻日为之营兆。而甲固未死。先是四月间,甲解任,甫离境,即遭寇,甲倾装以献之。诸寇曰:“我等来,为一邑之民泄冤愤耳,宁专为此哉!”遂决其首。又问家人:“有司大成者谁是?”司故甲之腹心,助纣为虐者。家人共指之,贼亦杀之。更有蠹役四人,甲聚敛臣也,将携入都。——并搜决讫,始分资入囊,骛驰而去。甲魂伏道旁,见一宰官过,问:“杀者何人?”前驱者曰:“某县白知县也。”宰官曰:“此白某之子,不宜使老后见此凶惨,宜续其头。”即有一人掇头置腔上,曰:“邪人不宜使正,以肩承领可也。”遂去。移时复苏。妻子往收其尸,见有余息,载之以行;从容灌之,亦受饮。但寄旅邸,贫不能归。半年许,翁始得确耗,遣次子致之而归。甲虽复生,而目能自顾其背,不复齿人数矣。翁姊子有政声,是年行取为御史,悉符所梦。

异史氏曰:“窃叹天下之官虎而吏狼者,比比也。即官不为虎,而吏且将为狼,况有猛于虎者耶!夫人患不能自顾其后耳;苏而使之自顾,鬼神之教微矣哉!”

邹平李进士匡九,居官颇廉明。常有富民为人罗织,门役吓之曰:“官索汝二百金,宜速办;不然,败矣!”富民惧,诺备半数。役摇手不可,富民苦哀之,役曰:“我无不极力,但恐不允耳。待听鞫时,汝目睹我为若白之,其允与否,亦可明我意之无他也。”少间,公按是事。役知李戒烟,近问:“饮烟否?”李摇其首。役即趋下曰:“适言其数,官摇首不许,汝见之耶?”富民信之,惧,许如数。役知李嗜茶,近问:“饮茶否?”李颔之。役托烹茶,趋下曰:“谐矣!适首肯,汝见之耶?”既而审结,富民果获免,役即收其苞苴,且索谢金。呜呼!官自以为廉,而骂其贪者载道焉。此又纵狼而不自知者矣。世之如此类者更多,可为居官者备一鉴也。

又,邑宰杨公,性刚鲠,撄其怒者必死;尤恶隶皂,小过不宥。每凛坐堂上,胥吏之属无敢咳者。此属间有所白,必反而用之。适有邑人犯重罪,惧死。一吏索重赂,为之缓颊。邑人不信,且曰:“若能之,我何靳报焉!”乃与要盟。少顷,公鞫是事。邑人不肯服。吏在侧呵语曰:“不速实供,大人械梏死矣!”公怒曰:“何知我必械梏之耶?想其赂未到耳。”遂责吏,释邑人。邑人乃以百金报吏。要知狼诈多端,此辈败我阴苒,甚至丧我身家。不知居官者作何心腑,偏要以赤子饲麻胡也!

黎氏

龙门谢中条者,佻达无行。三十分丧妻,遗二子一女,晨夕啼号,萦累甚苦。谋聘继室,低昂未就。暂雇佣媪抚子女。一日,翔步山途,忽一妇人出其后。待以窥觇,是好女子,年二十许。心悦之,戏曰:“娘子独行,不畏怖耶?”妇走不对。又曰:“娘子纤步,山径殊难。”妇仍不顾。谢四望无人,近身侧,遽挲其腕,曳入幽谷,将以强合。妇怒呼曰:“何处强人,横来相侵!”谢牵挽而行,更不休止。妇步履跌蹶,困窘无计,乃曰:“燕婉之求,乃若此耶?缓我,当相就耳。”谢从之。偕入静壑,野合既已,遂相欣爱。妇问其里居姓氏,谢以实告。既亦问妇,妇言:“妾黎氏。不幸早寡,姑又殒殁,块然一身,无所依倚,故常至母家耳。”谢曰:“我亦鳏也,能相从乎?”妇问:“君有子女无也?”谢曰:“实不相欺:若论枕席之事,交好者亦颇不乏。只是儿啼女哭,令人不耐。”

妇踌躇曰:“此大难事!观君衣服袜履款样,亦只平平,我自谓能办。但继母难作,恐不胜诮让也。”谢曰:“请毋疑阻。我自不言,人何干与?”妇亦微纳。转而虑曰:“肌肤已沾,有何不从。但有悍伯,每以我为奇货,恐不允谐,将复如何?”谢亦忧皇,请与逃窜。妇曰:“我亦恩之烂熟。所虑家人一泄,两非所便。”谢云:“此即细事。家中惟一孤媪,立便遣去。”妇喜,遂与同归。先匿外舍;即入遣媪讫,扫榻迎妇,倍极欢好。妇便操作,兼为儿女补缀,辛勤甚至。谢得妇,嬖爱异常,日惟闭门相对,更不通客。月余,适以公事出,反关乃去。及归,则中门严闭,扣之下应。排阖而入,渺无人迹。方至寝室,一巨狼冲门跃出,几惊绝。入视,子女皆无,鲜血殷地,惟三头存焉。返身追浪,已不知所之矣。

异史氏曰:“士则无行,报亦惨矣。再娶者,皆引狼入室耳,况将于野合逃窜中求贤妇哉!”

牧竖

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

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辍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前树又呜,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今有豪强子,怒目按剑,若将搏噬;为所怒者,乃阖扇去。豪力尽声嘶,更无敌者,岂不畅然自雄?不知此禽兽之威,人故弄之以为戏耳。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牧竖,即牧童)

于江

乡民于江,父宿田间,为狼所食。江时年十六,得父遗履,悲恨欲死。夜俟母寝,潜持铁槌去,眠父所,冀报父仇。少间,一狼来,逡巡嗅之,江不动。无何,摇尾扫其额,又渐俯首舐其股,江迄不动。既而欢跃直前,将龁其领。江急以锤击狼脑,立毙。起置草中。少间,又一狼来,如前状,又毙之。以至中夜,杳无至者。

忽小睡,梦父曰:“杀二物,足泄我恨,然首杀我者,其鼻白,此都非是。”江醒,坚卧以伺之。既明,无所复得。欲曳狼归,恐惊母,遂投诸眢井而归。至夜复往,亦无至者。如此三四夜。忽一狼来,啮其足,曳之以行。行数步,棘刺肉,石伤肤。江若死者,狼乃置之地上,意将龁腹。江骤起锤之,仆;又连锤之,毙。细视之,真白鼻也。大喜,负之以归,始告母。母泣从去,探眢井,得二狼焉。

异史氏曰:“农家者流,乃有此英物耶!义烈发于血诚,非直勇也。智亦异焉。”

[注]眢井:枯井

车夫

有车夫载重登坡,方极力时,一狼来啮其臀。欲释手,则货敝身压,忍痛推之。既上,则狼已龁片肉而去。乘其不能为力之际,窃尝一脔,亦黠而可笑也。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毛大福

太行毛大福,疡医也[1]。一日,行术归,道遇一狼,吐裹物,蹲道左。毛拾视,则布裹金饰数事[2]。方怪异间,狼前欢跃,略曳袍服,即去。毛行,又曳之。察其意不恶,因从之去。未几,至穴,见一狼病卧,视顶上有巨疮,溃腐生蛆。毛悟其意,拨剔净尽,敷药如法,乃行。日既晚,狼遥送之。行三四里,又遇数狼,咆哮相侵,惧甚。前狼急入其群,若相告语,众狼悉散去。毛乃归。

先是,邑有银商宁泰[3],被盗杀于途,莫可诘洁。会毛货金饰,为宁氏所认[4],执赴公庭。毛诉所从来,官不信,械之[5]。毛冤极不能自伸,惟求宽释,请问诸狼。官遣两役押入山,直抵狼穴。值狼未归,及暮不至,三人遂反。至半途,遇二狼,其一疮痕犹在。毛识之,向揖而祝曰:“前蒙馈赠,今遂以此被屈。君不为我昭雪,回去榜掠死矣!”狼见毛被絷,怒奔隶。隶拔刀相向。狼以喙拄地大嗥;嗥两三声,山中百狼群集,围旋隶[6]。隶大窘。狼竞前啮絷索[7],隶悟其意,解毛缚,狼乃俱去。归述其状,官异之,未遽释毛。后数日,官出行,一狼衔敝履委道上[8]。官过之,狼又衔履奔前置于道。官命收履,狼乃去。官归,阴遣人访履主。或传某村有丛薪者,被二狼迫逐,衔共履而去。拘来认之,果其履也。遂疑杀宁者必薪,鞫之果然。盖薪杀宁[9],取其巨金,衣底藏饰,未遑收括,被狼衔去也。

昔一稳婆出归[10],遇一狼阻道,牵衣若欲召之。乃从去,见雌狼方娩不下。妪为用力按捺,产下放归。明日,狼衔鹿肉置其家以报之。可知此事从来多有。

注释:

[1]疡(yáng阳)医:治疗创伤肿毒的外科医生。《周礼·天官·疡医》:“疡医掌肿疡、溃疡、金疡、折疡之祝药劀杀之齐。”

[2]金饰:金银饰物。数事:数件。

[3]银商:制造或贩卖金银饰物的商人。

[4]宁氏:据二十四卷抄本,原作“宁”。

[5]械:刑具。这里作动词用。

[6]围旋:围绕旋转。

[7]狼竟前:此据二十四卷抄本,原无“狼”字。

[8]敝履:破鞋。

[9]盖薪杀宁:此据二十四卷抄本,原本无“宁”字。

[10]稳婆:接生婆。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专业医院
初期白癜风治的好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ssnowman.com/zzzl/67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