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性甘,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甘草的功效、作用、禁忌一、性状鉴别甘草
根呈圆柱形,长25~cm,直径0.6~3.5cm。外皮松紧不一。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具显著的纵皱纹、沟纹、皮孔及稀疏的细根痕。质坚实,断面略显纤维性,黄白色,粉性,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有的有裂隙。根茎呈圆柱形,表面有芽痕,断面中部有髓。气微,味甜而特殊。
胀果甘草
根和根茎木质粗壮,有的分枝,外皮粗糙,多灰棕色或灰褐色。质坚硬,木质纤维多,粉性小。根茎不定芽多而粗大。
光果甘草
根和根茎质地较坚实,有的分枝,外皮不粗糙,多灰棕色,皮孔细而不明显。
甘草片
为类圆形或椭圆形厚片,外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具纵皱纹。切面略显纤维性,黄白色至黄色,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有裂隙,显"菊花心"。质坚实,具粉性。气微,味甜而特殊。
炙甘草
为类圆形或椭圆形厚片,外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微有光泽。切面黄色至深黄色,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略有黏性。具焦香气,味甜。
二、甘草的功效甘草的功效作用包括可以治疗咳嗽,胃溃疡,口腔溃疡,回肠炎,漏肠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和克罗恩病等。
甘草的功效主要有:
1.用于心气虚,心悸怔忡,脉结代,以及脾胃气虚,倦怠乏力等。
治疗心气虚导致的:心悸怔忡,脉结代放方面,常与桂枝配伍,如桂枝甘草汤、炙甘草汤。
治疗脾胃气虚导致的:倦怠乏力方面,常与党参、白术等同用,如四君子汤、理中丸等。
2.用于痈疽疮疡、咽喉肿痛等。
可单用,内服或外敷,或配伍应用。痈疽疮疡,常与金银花、连翘等同用,共奏清热解毒之功,如仙方活命饮。咽喉肿痛,常与桔梗同用,如桔梗汤。若农药、食物中毒,常配绿豆或与防风水煎服。
3.用于气喘咳嗽。
可单用,亦可配伍其他药物应用。如治湿痰咳嗽的二陈汤;治寒痰咳喘的苓甘五味姜辛汤;治燥痰咳嗽的桑杏汤;治热毒而致肺痈咳唾腥臭脓痰的桔梗汤;治咳唾涎沫的甘草干姜汤等。另风热咳嗽、风寒咳嗽、热痰咳嗽亦常配伍应用。
4.用于胃痛、腹痛及腓肠肌挛急疼痛等。
常与芍药同用,能显著增强治挛急疼痛的疗效,如芍药甘草汤。
5.用于调和某些药物的烈性。
如调味承气汤用本品缓和大黄、芒硝的泻下作用及其对胃肠道的刺激。另外,在许多处方中也常用本品调和诸药。
6.甘草有类似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
对组胺引起的胃酸分泌过多有抑制作用;并有抗酸和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作用。
7.甘草黄酮、甘草浸膏及甘草次酸均有明显的镇咳作用;祛痰作用也较显著。
其作用强度为甘草酸甘草黄酮甘草浸膏。
8.还有抗炎,抗过敏作用,能保护发炎的咽喉和气管粘膜。
甘草浸膏和甘草酸对某些毒物有类似葡萄糖醛酸的解毒作用。
9.甘草常用来治疗随更年期而来的症状。
因为甘草里含有甘草素,是一种类似激素的化合物,它有助于平衡女性体内的激素含量。
10.所含的次酸能阻断致癌物诱发肿瘤生长的作用。
三、甘草的副作用1.过量使用甘草会造成钾流失,可导致心脏和肌肉运作异常。钾流失也会造成水肿。
2.过度使用甘草可以导致血压升高,肌肉无力,慢性疲劳,头痛,肿胀,男性睾酮水平降低等问题。
3.孕妇过量使用甘草可能会引起大量出血,甚至导致早产。
4.长期使用甘草,还会引起体重异常增加等副作用。
因此,患有血压过高,肥胖,糖尿病,肾脏疾病,心脏病,或肝脏和月经问题以及存在性功能障碍的男性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孕妇和哺乳期女性慎用。
正在使用血管紧张素抑制剂和利尿剂药物(如阿司匹林,地高辛,皮质类固醇,胰岛素,口服避孕药和泻药)的人也应该避免使用甘草。
此外,甘草与海藻、甘遂、大戟、芫花相反,临床组方时需要注意,切不可同时使用。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