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下午3点40分,迎来立秋节气。
俗话说,“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意思是,如果立秋时间在上午,则天气凉爽;立秋时间在下午以后,就还要热上一阵。今年属“晚立秋”,中央气象台预计高温天气仍将持续一段时间。送夏迎秋,你准备好了吗?
今日,立秋!今日,立秋!今日,立秋!今日,立秋!今日,立秋!立秋简历三候:凉风至;白露生;寒蝉鸣
养生:以养收为原则
中文名:立秋
代表寓意:秋季开始,暑去凉来
气候特点:天气逐渐凉爽,秋老虎
风俗活动:晒秋节、秋忙会、贴秋膘
风俗食物:西瓜、四季豆、辣椒
贴秋膘“立秋”是我国重要的岁时节日。早在年前,古人就有“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的仪式。周代,逢立秋那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举行祭祀仪式。汉代沿承此俗,并杀牲以祭,表示秋来扬武之意。此时也是军士们开始勤操战技,准备作战的季节。
▲贴秋膘
“立秋”这一天民间素有“贴秋膘”一说,但“贴秋膘”要适度。伏天人们胃口普遍较差,食欲不振,不少人会瘦一些,因此有了“贴秋膘”的习俗。专家提醒,适当的“贴秋膘”有益于恢复体力,但是若贴补过分,相对运动不足,消耗热量过低,则易导致“秋胖”。
啃秋“啃秋”,也称“咬秋”,在立秋这天吃西瓜、香瓜或桃,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立秋当日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啃,就是啃秋了。
喝秋水由于夏季流汗较多,人们会在立秋这一天全家人喝一杯立秋水,寓意消积暑,免秋来腹泻、闹肚子。
养生水果推荐酸梨,成熟时比较酸,有点淡淡的甜。梨具有养阴补液、润肺止咳、养血生肌、清热降火之功效。此外,对肝炎患者有保肝、助消化、增进食欲的作用。
葡萄,性味甘、酸,鲜食酸甜适口,生津止渴,开胃消食。但脾胃虚弱者不宜多食,食多令人腹泻。
桂圆,属于酸性的食品,具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的功效。主要用于气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血虚萎黄等症。但食用要适量,不要贪多,以免对身体不利。
杨桃,性味甘、酸、平,其果能生津止渴。秋天若患风热咳嗽,可把杨桃洗净鲜食;若患小便热涩,用鲜杨桃2~3个,洗净切碎、捣烂成汁,温开水冲服,日服二次;若患咽喉肿痛,将鲜杨桃洗净生食,日2~3次,每次1~2个,但杨桃多食伤胃,尤其是平素脾胃虚寒者更要少食。
柚子,性味酸、寒,可除胀、化痰止咳、健胃消食、消肿止痛,适用于胃病、消化不良、慢性咳嗽、痰多气喘等症。柚子以含维生素C丰富而著称,有益于心血管病及肥胖病患者。柚子所含的有机酸,大部分为枸橼酸,而枸橼酸具有消除人体疲劳的作用。
山楂,性味酸、甘、微温,有散瘀、消积、化痰、解毒、活血、提神、清胃、醒脑、防暑、增进食欲等功效,对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十多种疾病都有显著疗效。
养生谨防“秋老虎”!今年立秋仍处在“三伏天”内,暑气一时还很难消。养生专家提醒:“秋后一伏热死人”,此时节,市民要密切注意天气预报,一旦出现“秋老虎”,要注意防暑降温。此时昼夜温差逐渐变大,也要预防感冒着凉。
肺与秋季相应,而秋季干燥,气燥伤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产生疾病。因此,需要润燥、养阴、润肺。可适当食用如芝麻、蜂蜜、百合、杏仁、乳品等柔润食品,益胃生津,有益健康。另外,肺盛之时易影响肝,而肝主情志,疏泄气血,人们容易出现情绪低落等表现,可通过养阴、柔肝、疏解等方法调理。
养阴清燥秋燥症主要靠预防,首先宜多喝水、粥、豆浆,多吃些萝卜、莲藕、荸荠、梨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食物;少食或不食辣椒、葱、姜、蒜、胡椒等燥热之品,少吃油炸、肥腻食物,以防加重秋燥症状。
防治感冒立秋后,白天炙热的气温到了晚上,就开始变得清凉起来,因此,早晚温差过大容易引起频繁感冒。专家提醒,在衣着和居家休息方面,应更注意防止夜间着凉,尽量少用空调。可趁早晚清凉时分勤开窗户通风,流通空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调养起居立秋之季已是天高气爽之时,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具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太过。
▽
来源/养身参考
编辑/黄祺坤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