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怔忡之症
胎前怔忡
怔忡不宁
痰火怔忡
怔忡病
怔忡治疗

进补药酒有讲究

俗话说“酒乃百药之长”酒本身也有药的作用;而且,酒可以把药材中脂溶性、水溶性的有效成分溶出,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药效。随着气温的降低,又到了冬季进补调理的好时节。而药酒自古就被认为是不错的进补养生的方法。

医院药学部副主任中药师董焘介绍:中医学认为:酒味甘、苦、辛;性温。归心、肝、肺、胃经。功效:通血脉,行药势。酒性热,能通经脉,行药势。用酒浸泡中药材,可以浸出中药材的有效成分,以使得药酒的滋补与治疗作用的中药煎剂疗效更好,但是药酒毕竟不同于一般的酒,除滋补性质的药酒外,在规定的疗程和剂量病愈后即可停止服用。

泡制药酒的药材有讲究

董焘副主任中药师建议:泡制药酒的药方要对症,如果泡制的药酒是用于治疗的,那必须先到正规医疗机构做出明确诊断之后再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泡制,若自行选择的药材不当,还会对身体产生伤害。另外,一些矿物质类的药材不适合泡药酒,还有动物骨骼类药材泡药酒时应先磨成粉,这样才利于药效发挥。一般来说,动物类如蛤蚧,蜈蚣,鹿鞭等药材需要浸泡1~2周才可以服用,而植物类枸杞,灵芝,红参等药材需要泡酒3~5天就可以了。有些贵重药材如海马,冬虫夏草需要反复浸泡,离喝光前尚有1寸的液高时再次续入新酒继续浸泡。

“药酒”须辨证服用

董焘副主任中药师提醒:“药酒”的服用,应根据中医的理论,进行辨证服用,尤其是保健性药酒,更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服用。一般中医将身体虚弱者分为气虚、血虚、阳虚、阴虚四大类。通常气虚主要表现为身体虚弱、面色苍白、呼吸短促、四肢乏力、头晕、动则汗出、语声低微等。血虚主要表现为面色不华、唇舌爪甲色淡无华、头目眩晕、心悸怔忡、神疲乏力、形体瘦怯,或手足麻木、关节屈伸不利,或两目干涩、视物昏花等。阳虚主要表现为畏寒肢冷、面色?白、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脉沉微无力等。阴虚主要表现为五心烦热或午后潮热、盗汗、颧红、消瘦、舌红少苔等。当然,进一步还可按脏腑辨证的原理,分成脾气虚、心阳虚、肾阳不足等。此外,辨证时还需注意分清真实假虚。所以,虚证同样也应当根据医生诊断,确诊性质,随后选方服用合适的药酒。保健性药酒,由于多以补益强身为主,因而对选择不够重视,若使用不当,易产生不良后果。所以,服补益酒前,必须先弄清自己的体质状况。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说:“凡服药酒,欲得使酒气相接,无得断绝,绝则不得药力。”大多数家庭家中所泡制的药酒多为中药保健药酒,保健药酒多具有补益气血、补益脾胃、滋补肝肾、养心安神。任何养生方法都要持之以恒,久之乃可受益,饮酒养生亦然侧重于养生治病。

“药酒”不可随意喝

“药酒”不可随意喝,药酒在服用剂量上较小。可根据病人对酒的耐受力,每次服用20-40毫升,药酒中含有酒精对肝肾疾病、高血压、过敏性疾病、皮肤病者,最好不要饮用药酒,即使需要饮用时,也应将饮的酒按量兑加十倍的水,放在锅上煮一下,除去大部分酒气后在饮用。

“药酒”若只泡些枸杞等常见中药材用以滋补身体的话,每天喝1~2次,每次一小杯左右。喝药酒时不建议同时服用其他补气温阳类的药物。

在妊娠期、哺乳期一般不宜使用药酒。在行经期,如果月经正常,也不宜服用活血功效较强的药酒。

年老体弱者因新陈代谢较为缓慢,服用药酒的量宜适当减少;而青壮年的新陈代谢相对旺盛,服用药酒的量可相对多一些。儿童一般不宜服用药酒,如病情需要,也应注意适量,或尽量采用外用法。

此外,有肝脏病、高血压、心脏病及酒精过敏者,都应当禁用或慎用药酒。

董焘,医院药学部副主任中药师,河北省优秀中药人才,在国家级科技核心期刊发表专业论文3篇,国家级医学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篇,参与的科研分别获得河北省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河北省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

-END-

文案:史爱华、董焘

科室:药学部制作:晋荆宇监制:张卉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gchonga.com/zzzl/10321.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