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怔忡之症
胎前怔忡
怔忡不宁
痰火怔忡
怔忡病
怔忡治疗

22中综背诵打卡day45

研七医栈——研路有我

免费获取~】

回复即可获得考研时间安排

(如果有错误记得告诉我,一个人码字,一个人检查有时候看不出来)

中医诊断学

第二节、卫气营血辨证

一、卫气营血辨证的概念

清代叶天士在其所著《温热论》一书中创立的一种诊治外感温热病的辨证方法。

卫气营血的概念首见于《内经》,叶天士后将其总结引申,把外感温热病进程中的病机、证候,创造性地概括为卫分、气分、营分、血分四个层次和阶段,用以说明外感热病的病位深浅,病势轻重及传变规律,有效指导温热病诊疗。

二、卫气营血辨证

卫气营血比较

三、卫气营血传变

传变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轻及重。两种方式,顺传逆传。

中药学

第三节、补血药

、当归

性味归经:甘辛温肝心脾

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主治:

1.血虚诸症,血虚萎黄,眩晕心悸

2.血虚血瘀之月经不调,经闭痛经

3.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

4.血虚肠燥便秘(“补血圣药”“血虚血瘀有寒用之宜”“血中气药”)

用法用量:煎服,6?12g活血通经

注意事项:湿热中阻,肺热痰火,阴虚阳亢,大便泄泻

、熟地黄

性味归经:甘微温肝肾

功效:补血滋阴益精填髓

主治:

1.血虚诸症,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

2.肝肾阴虚诸证,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

3.肝肾不足,精血亏虚,眩晕耳鸣,须发早白(“滋补肝肾阴血”“大补血虚不足,大补五脏真阴,大补阴水”“补血+肝肾阴+精血”)

用法用量:煎服,9?15g可增强活血通经之力

注意事项:黏腻不易消化

1.脾胃虚弱2.中满便溏3.气滞痰多者

久服配砂仁陈皮

、白芍

性味归经:苦酸微寒肝脾

功效: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

主治:

1.血虚萎黄及月经不调(“尤宜")

2.自汗,盗汗("止汗佳品”)

3.胁痛,腹痛,四肢挛痛

4.肝阳上亢证,头痛眩晕(“补肝血阴")

用法用量:煎服,6?15g

注意事项:藜芦

阳衰虚寒之证

、何首乌

性味归经:甘苦涩微温肝心肾

功效:

解毒消痈截疟润肠通便

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化浊降脂

主治:

1.血虚诸症,血虚萎黄,两目干涩,视力减退

2.精血亏虚诸证,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腰膝酸软,肢体麻木,崩漏

3.久疟不止

4.疮痈,瘰疬及风疹瘙痒

5.肠燥便秘证

6.高脂血症(“制首乌不寒不燥不腻,滋补良药”“尤善乌须发”“补肝肾+精血”)

用法用量:煎服,3~6g煎服,6~12g

注意事项:大便溏薄者湿痰壅盛

、阿胶

性味归经:甘平肺肝肾

功效:补血滋阴润燥止血

主治:

1.血虚证:血虚萎黄,眩晕心悸,肌棲无力(“失血导致血虚尤宜”)

2.阴虚证:心烦不眠,虚风内动,手足瘛瘲

3.出血证: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妊娠胎漏

4.肺燥咳嗽,劳嗽咯血("补血+阴”)

用法用量:烊化兑服,3~9g

润肺

止血

注意事项:脾胃虚弱便溏者

、龙眼肉

性味归经:甘温心脾

功效: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主治:气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血虚萎黄("滋补良药”"补血+心脾”)

用法用量:煎服,9~15g

注意事项:内有郁火,痰饮气滞,湿阻中满者

方剂学

第五节、固崩止带剂

、固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组成:白术30g生黄芪18g煅龙骨24g煅牡蛎24g萸肉24g白芍12g海螵蛸12g茜草9g棕榈炭6g五倍子1.5g

方歌:固冲补气用术芪,龙牡芍萸茜草宜,倍子海蛸棕榈炭,崩中漏下总能医。

功用:固冲摄血,益气健脾。

主治:脾肾亏虚,冲脉不固证。

猝然血崩或月经过多,或漏下不止,色淡质稀,头晕肢冷,心悸气短,神疲乏力,腰膝酸软,舌淡,脉微弱。

方解:

山萸肉:补益肝肾,收敛固涩——为君

龙骨、牡蛎:固涩滑脱——为臣

白术、黄芪:补气健脾,脾气旺则统摄有权——为臣

白芍:补益肝肾,养血敛阴——为佐

棕榈炭、五倍子:收涩止血——为佐

海螵蛸、茜草:化瘀止血——为佐

加减应用:兼肢冷汗出,脉微欲绝者,加重黄芪用量,并合用参附汤。

注意事项:血虚妄行所致崩漏忌用本方。

、固经丸《丹溪心法》

组成:黄柏9g黄芩30g椿根皮22.5g白芍30g龟板30g香附7.5g

方歌:固经丸用龟板君,黄柏椿皮香附群,黄芩芍药酒丸服,漏下崩中色黑殷

功用:滋阴清热,固经止血。

主治:阴虚血热之崩漏。

月经过多,或崩中漏下,血色深红或紫黑稠黏,手足心热,腰膝酸软,舌红,脉弦数。

配伍特点:①甘寒滋补辅以苦寒清泄,壮水制火;②苦涩寒凉佐以辛温而散,涩而不滞。

、易黄汤《傅青主女科》

组成:山药30g芡实30g黄柏6g车前子3g白果12g

方歌:易黄白果与芡实,车前黄柏加山药,脾肾两虚湿热带,补脾益肾清祛湿

功用:固肾止带,清热祛湿。

主治:肾虚湿热带下。

带下黏稠量多,色黄如浓茶汁,其气腥秽,舌红,苔黄腻。

配伍特点:重在补涩,辅以清利。

、清带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组成:山药30g龙骨18g牡蛎18g海螵蛸12g茜草9g

方歌:清带山药与茜草,龙骨牡蛎海螵峭,赤带二钱芍苦参,白带三钱术鹿角

功用:健脾止带。

主治:脾虚带下证。

带下赤白,清稀量多,连绵不断,腰酸体乏,舌淡苔白,脉细缓而沉。

真题小练:(有任何问题文末留言区留言)

1-2

3-4

顺序~

都是单选题

▼研七医栈——一战成硕

戳我进村子留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gchonga.com/zzbn/9589.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