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是指气血阴阳亏虚,或痰饮瘀血阻滞,心失所养,心脉不畅,引起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心悸发作时常伴有气短、胸闷,甚至眩晕、喘促、晕厥,脉象或数,或迟,或节律不齐。心悸因惊恐、劳累而发,时作时止,不发时如常人,病较轻者为惊悸;若终日悸动,稍劳尤甚,全身情况差,病情较重者为怔忡。惊悸日久不愈者亦可转为怔忡。
心虚胆怯
症状: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少寐多梦而易惊醒,脉细弦数或细弦。
治法: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方药:安神定志九。
常用药:龙齿、琥珀、磁石、朱砂、茯苓、菖蒲、远志、党参。心气不足明显,重用党参,加黄芪以加强益气之功,气虚明显时,还可加人参水煎服;兼见心阳不振,加附子、桂枝;自汗加麻黄根、浮小麦、山黄肉、乌梅;气虚夹瘀,加丹参、桃仁、红花;兼心血不足,加熟地、阿胶;若心气郁结,心悸烦闷,精神抑郁,胸胁时痛,加柴胡、郁金、合欢皮、绿尊梅等。
心血不足
症状:心悸气短,头晕目眩,面色无华,神疲乏力,纳呆食少,舌淡红,脉细弱。
治法: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方药:归脾汤。
常用药:当归、龙眼肉、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茯苓、远志、酸枣仁、木香。自汗、盗汗者,加麻黄根、山萸肉、煅龙骨;纳呆腹胀,加陈皮、谷芽、麦芽、神曲、鸡内金、枳壳;神疲乏力,气短,重用党参、黄芪、白术、炙甘草,少加肉桂,取少火生气之意;失眠多梦,加合欢皮、夜交藤、五味子、柏子仁、莲子心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