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怔忡之症
胎前怔忡
怔忡不宁
痰火怔忡
怔忡病
怔忡治疗

传承中医中药常用中药系列简介人参

人参

RenShen

来源与分布

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主产于吉林、辽宁、黑龙江。栽培者称“园参”。园参一般应栽培6~7年后收获。鲜参洗净后干燥者称“生晒参”;蒸制后干燥者称“红参”;加工断下的细根称“参须”。山参经晒干称“生晒山参”。切片或粉碎用。

功效与主治

人参味甘、微苦,性平。归肺、脾、心经;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益智之功效。

人参治疗元气虚脱证等,能大补元气,复脉固脱,为拯危救脱要药。适用于因大汗、大泻、大失血或大病、久病所致元气虚极欲脱,气短神疲,脉微欲绝的重危证候。单用有效,如独参汤。若气虚欲脱兼见汗出,四肢逆冷者,可与回阳救逆之附子同用,以补气固脱与回阳救逆,如参附汤。若气虚欲脱兼见汗出身暖,渴喜冷饮,舌红干燥者,常与麦冬、五味子配伍,以补气养阴,敛汗固脱,如生脉散。

人参治疗肺脾心肾气虚证等,为补肺要药,可改善短气喘促,懒言声微等肺气虚衰症状。治疗肺气咳喘、痰多者,常与五味子、苏子、杏仁等药同用,如补肺汤。人参亦为补脾要药,可改善倦息乏力,食少便溏等脾气虚衰症状。因脾虚不运常兼湿滞,故常与白术、茯苓等健脾利湿药配伍,如四君子汤。若脾气虚弱,不能统血,导致长期失血者,人参又能补气以摄血,常与黄芪、白术等补中益气之品配伍,如归牌汤。若脾气虚衰,气虚不能生血,以致气血两虚者,人参还能补气以生血,可与当归、熟地等药配伍,如八珍汤。

人参又能补益心气,可改善心悸怔忡,胸闷气短,脉虚等心气虚衰症状,并能安神益智,治疗失眠多梦,健忘。常与酸枣仁、柏子仁等药配伍,如天王补心丹。

人参还有补益肾气作用,不仅可用于肾不纳气的短气虚喘,还可用于肾虚阳痿。治疗虚喘,常与蛤蚧、五味子、胡桃等药同用。治肾阳虚衰,肾精亏虚之阳痿,则常与鹿茸等补肾阳、益肾精之品配伍。

人参治疗热病气虚津伤口渴及消渴证等,对于热病气津两伤,口渴、脉大无力者,人参既能补气,又能生津。治热伤气津者,常与知母、石膏同用,如白虎加人参汤。人参既能补益肺脾肾之气,又能生津止渴,故治疗消渴的方剂中亦较常用。

此外,人参还常与解表药、攻下药等祛邪药配伍,用于气虚外感或里实热结而邪实正虚之证,有扶正祛邪之效。

现代药理研究

人参含多种人参皂苷、挥发油、氨基酸、微量元素及有机酸、糖类、维生素等成分。

人参具有抗休克作用,人参注射液对失血性休克和急性中毒性休克患者效果尤为显著;可使心搏振幅及心率显著增加,在心功能衰竭时,强心作用更为显著。

人参能兴奋垂体一肾上腺皮质系统,提高应激反应能力;对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均有增强作用;能增强神经活动过程的灵活性,提高脑力劳动功能;有抗疲劳,促进蛋白质、RNA、DNA的合成,促进造血系统功能,调节胆固醇代谢等作用;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能增强性腺机能,有促性腺激素样作用;能降低血糖。

此外,人参还有抗炎、抗过敏、抗利尿及抗肿瘤等多种作用。人参的药理活性常因机体功能状态不同而呈双向作用。

长期服人参或人参制剂,可出现腹泻、皮疹、失眠、神经过敏、血压升高、忧郁、性欲亢进(或性机能减退)、头痛、心悸等不良反应。出血是人参急性中毒的特征。临床还有人参蛤蚧精口服液致剥脱性皮炎、人参蜂王浆致急性肾炎血尿加重等报道。

用法、用量与注意事项

水煎服,3~9g;挽救虚脱可用15~30g。宜文火另煎分次兑服。野山参研末吞服,每次2g,日服2次。人参不宜与藜芦同用。

美容皮肤科验方

皮肤衰老,气血虚不足,面色萎黄者,人参9g,熟地黄12g,当归12g,白芍12g,白术9g。水煎后,加适量蜂蜜,服用。

参考资料:《中药学》、《中草药彩色图谱》等。

千佛山院区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gchonga.com/zzbn/77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