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着空杯心态研读名家医案,一案一故事,一医一人生。
张锡纯,字寿甫,籍山东诸城,河北省盐山县人,中西医汇通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近现代中国中医学界的医学泰斗。他在沈阳创医院—医院。后定居天津,创办国医函授学校,凭借高明的医术和显赫的医名,培养了很多中医人才。与当时江西陆晋笙、杨如侯、广东刘蔚楚同负盛名,称为“四大名医”。又和慈溪张生甫、嘉定张山雷齐名,被誉为海内“名医三张”。代表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全书载案逾千,中西医汇通。
张锡纯用降逆和胃,大滋真阴药治疗酒伤吐血案
天津张姓,年过三旬,偶患吐血证
病因:
其人性嗜酒,每日必饮且不知节。初则饮酒过量时觉胸间烦热,后则不饮酒时亦觉烦热,遂至吐血。
证候:
其初吐血之时,原不甚剧,始则痰血相杂,因咳吐出。即或纯吐鲜血,亦不过一日数口。继复因延医服药,方中有柴胡三钱,服药半点钟后,遂大吐不止,仓猝迎遇往视。及至,则所吐之血已盈痰盂,又复连连呕吐,若不立为止住,实有危在目前之惧。幸所携药囊中有生赭石细末一包,俾先用温水送下五钱,其吐少缓须臾,又再送下五钱遂止住不吐。诊其脉弦而扎,数逾五至,其左寸摇摇有动意,问其心中觉怔忡乎?答曰:怔忡殊甚,几若不能支持。
诊断:
此证初伤于酒,继伤于药,脏腑之血几于倾囊而出。犹幸速为立止,宜急服汤药以养其血,降其胃气,保其心气,育其真阴,连服数剂,庶其血不至再吐。
处方:
生怀山药,生赭石(轧细),玄参,生地黄,生龙骨(捣碎),生牡蛎(捣碎),生杭芍,酸仁(炒捣),柏子仁,甘草,广三七(细末)
此方将前十味煎汤,三七分两次用。头煎及二煎之汤送服。
效果:
每日服药一剂,连服三日血已不吐,心中不复怔仲。再诊其脉芤动皆无,至数仍略数,遂将生地黄易作熟地黄,俾再服数剂以善其后。
本案引自(《医学衷中参西录》)
本例患者嗜酒如命,湿邪郁结于胃,酒热伐胃,助热动血,血随胃气上逆而成吐血之证。正如《临证指南医案?吐血》所云:“酒热戕胃之类,皆能助火动血。”加之初用药有柴胡,因柴胡升阳,故吐血更甚。张氏急用生赭石送服,遂止住不吐。张锡纯认为:“治吐衄之证,当以降胃气为主,而降胃之药,实以精石为最快。”后用滋阴清热、凉血之方药,则吐血自愈。
吐血是血从胃中经口吐出或呕出,血色多暗红,多夹有食物残渣,并常伴脘胁胀闷疼痛的病症。多因胃中炽热,或肝郁化火,脉络瘀滞,逆乘于胃,阳络损伤所致。亦有部分因中气虚寒、血失统摄而致吐血。吐血又称呕血,古代曾将有声者称为呕血,无声者称为吐血,但实际上吐血与呕血,不易区别,故一般统称为吐血。吐血主要见于西医的上消化道出血,其中以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及肝硬化所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最多见。其次亦见于食管炎、急慢性胃炎、胃黏膜脱垂症等病症,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病、尿毒症、应激性溃疡等引起的吐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