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怔忡之症
胎前怔忡
怔忡不宁
痰火怔忡
怔忡病
怔忡治疗
您的位置:怔忡 > 怔忡不宁 > 关于失眠 >

关于失眠

失眠中医称为不寐!

主要由于七情所伤,思虑劳倦太过或暴受惊恐,亦有因禀赋不足、房劳久病或年迈体虚所致。其病机是为气血,阴阳失和,脏腑功能失调,以致心神被扰,神不守舍而不得安寐。临床上以持续不寐为主证,主要病位在心,其性有虚实之别。

虚证,多属阴血不足,心失所养,临床特点为体质瘦弱,面色无华,神疲懒言,心悸健忘。

实证为邪热扰心,临床特点为心烦易怒,口苦咽干,便秘溲赤。次辨病位,病位主要在心。由于心神的失养或不安,神不守舍而不寐,且与肝、胆、脾、胃、肾相关。如急躁易怒而不寐,多为肝火内扰;脘闷苔腻而不寐,多为胃腑宿食,痰热内盛;心烦心悸,头晕健忘而不寐,多为阴虚火旺,心肾不交;面色少华,肢倦神疲而不寐,多属脾虚不运,心神失养;心烦不寐,触事易惊,多属心胆气虚等等。

治疗应在补虚泻实、调整脏腑气血阴阳的基础上安神定志。实证宜泻其有余,在疏肝解郁、降火涤痰、消导和中的基础上安神定志;虚证宜补其不足,在益气养血、健脾补肝益肾的基础上安神定志。实证日久,气血耗伤,亦可转为虚证,虚实夹杂者,治宜攻补兼施。现代医学的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可参照本病进行辨证施治。

1、热扰神明

表现:邪热炽盛,上扰心神,以高热,口渴面赤,心悸失眠,躁扰不宁,甚或神昏谵语,舌红苔黄,脉数等

治法:

参考方:凉膈散。

川大黄、朴硝、甘草各g,山栀子仁、薄荷叶(去梗)、黄芩各g,连翘g。

上药为粗末,每服6g,水一盏,入竹叶七片,蜜少许,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温服。小儿可服半钱,更随年龄加减服之。

体虚患者及孕妇,忌用或慎用本方

2、肝郁化火

表现:为突发失眠、性情急躁易怒、心烦不能入睡、或入睡后多梦惊醒、胸胁胀闷、善太息、口苦咽干、头晕头痛,面红目赤、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泻火,宁心安神。

参考方:龙胆泻肝汤加减。

本方有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之功效,适用于肝郁化火上炎所致的不寐多梦,头晕头胀,目赤耳鸣,口干便秘之症。

3、痰热内扰

表现:失眠时作、噩梦纷纭、易惊易醒、头目昏沉、脘腹痞闷、口苦心烦、饮食少思、口黏痰多、舌质红、苔黄腻或滑腻、脉滑数

治法:清化痰热,和中安神

参考方:黄连温胆汤加减。本方清心降火,化痰安中,适用于痰热扰心,见虚烦不宁,不寐多梦等症状者。

又不寐伴胸闷暖气,脘腹胀满,大便不爽,苔腻脉滑,加用半夏秫米汤和胃健脾,交通阴阳,和胃降气;若饮食停滞,胃中不和,嗳腐吞酸,脘腹胀痛,再加神曲、焦山楂、莱菔子以消导和中

又参考方:豁痰汤合温胆汤。

加减:湿重者,加蔻仁;恶心呕吐者,加黄连、苏叶

4、胃气失和

表现:多发生在饮食后脘腹痞闷、食滞不化、嗳腐酸臭、大便臭秽、纳呆食少、舌质红、苔厚腻、脉弦或滑数,用保和汤加减;

治法:健脾和胃,化滞安神

参考方:保和丸,加山楂、麦芽、莱菔子:或半夏秫米汤

加减:

便秘者,可加用酒军、芒硝;

恶心呕吐,加黄连、苏叶;

腹胀腹痛者,加陈皮、厚朴、元胡。

5、瘀血内阻

表现:失眠日久、躁扰不宁,将窝则起,彻夜不宁,头痛肢痛,面色青黄、或面部色斑、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饮水即呛、干呕、或心悸怔忡、或急躁善怒、或入暮潮热、舌质暗红、舌面有瘀点、唇暗或两目暗黑,脉涩或弦紧。

治法:活血通络,化瘀安神。

参考方:血府逐瘀汤加减。

6、心脾两虚

表现:头蒙欲睡、睡而不实、多眠易醒、醒后再难入睡、或兼心悸、健忘、神疲乏力、纳谷不香、面色萎黄、口淡无味、食后作胀、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参考方:归脾汤,加夜交藤,陈皮。

加减:

以不寐,心慌、乏力、气短、舌淡、苔白、脉沉细为主者,可选用六君子汤加炒枣仁、黄芪;

若血虚较甚,加熟地、白芍,阿胶,以补血;

若失眠较重,加五味子、合欢花、夜交藤、柏子仁,以曲养心安神;

若脘闷纳呆,舌苔腻,加半夏、陈皮、茯苓、厚朴,以健脾理气化痰

7、阴虚火旺

表现:心烦失眠,入睡困难,夜寐不安、甚则彻夜难眠,兼有手足心热,盗汗,口渴咽干,健忘耳鸣、腰酸梦遗、心悸不安或口舌糜烂,舌质红,或仅见舌尖红,少苔,脉象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清心安神。

参考方:黄连阿胶汤合六味地黄丸

加减:

偏汗多者,可加浮小麦,生龙骨,生牡蛎;

偏口渴口干者,加花粉、石斛、麦冬

8、心胆气虚

表现:心悸胆怯、不易入睡、寐后易惊,心神不安,遇事易惊,并有心悸气短,自汗,舌质正常或淡,脉弦细。

治法:益气镇惊+安神定志。

参考方:安神定志丸,加炒枣仁、夜交藤,牡蛎。

加减:昼夜不睡,可选用高枕无优散。

9、心肾不交

表现:夜难入寐,甚则彻夜不眠、心中烦乱,烦热盗汗,口干咽燥、口舌生疮、大便干结,精神萎靡,健忘,腰膝酸软,男子滑精、阳痿,女子月经不调,舌尖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交通心腎。

参考方:肾阴虚为主者,可用六味地黄丸,加夜交藤、酸枣仁、合欢皮,茯神;

心阴虚者,可用天王补心丹;

火偏旺者可用交泰丸。

加减:

头晕耳鸣者,可加灵磁石、枸杞子:

口干咽燥,可加麦冬、石斛;

腰朦瘦软,可加用杜仲、桑寄生、牛滕。

10、肝郁血虚

表现:难以入睡,即使人睡,也多梦易惊,或胸胁胀满,善叹息,平时性情急躁易怒,舌红,苔白或黄,脉弦数。

治法:疏肝养血安神。

参考方:酸枣仁汤,加柴胡。

加咸:

肝郁化火,口干而苦,舌红苔黄,脉弦而数,可用丹栀逍遥散,加忍冬藤,夜交藤、珍珠母、柏子仁。

临床上对于失眠的治疗比较繁杂,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应用药物治疗。

图文源于网络,仅供爱好者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gchonga.com/zzbn/12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