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好专科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第一章前言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不发文章了,并不是没有继续学习和研究,而是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对于手法的改良有了比较大的进展。这种情况下,我担心通过文章、视频学习到的手法和我的实际操作会有偏差。而当我重新转向对疾病的认识时,我认为对疾病的分析与理解、以及我的经验与思考是完全可以继续通过文章与大家分享的。而首先选择情志病,是因为我发现,这是目前我的手法疗效最好的一类疾病。对此,我个人的理解是:情志病无论从病因还是从病机上,都不涉及实质脏器的损伤,所表现出的症状大多是由于脏腑的气血失调引发的功能障碍。没有实质脏器损伤作为基础,治疗时就不占脏器修复的时间。对于调节脏腑的虚实病症,目前看来——用我的手法——一次的治疗可以相当于六周中药的疗效,在这个速度下,情志病的痊愈速度有时超过我以往的认知——近期一些以情绪问题及相关躯体化症状为主的患者,2-3次治疗即可痊愈。这给了我极大的信心与勇气,结合出诊以来我所治疗过的病例,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在治疗情志类疾病时的分析方法以及治疗原则。由于目前我的治疗手法与以往的介绍有比较大的出入,因此我在文章中不会对手法进行具体的描述,以后可能也不会再以文章+视频的形式来介绍手法。取而代之的是工作室将开设一些线下的课程,面向没有中医基础的、有按摩师资格和有(报考)执业医师资格的学员。而对手法感兴趣的同道,欢迎到门诊与我交流。同时,之前我在文章中介绍过我现在使用的脉法,也多与中医的传统脉法有所区别,从技术角度来说更接近于数术中的五行家。因此,我只向大家提供脉象分析的结果,也不对分析的过程与思路进行详细的描述。第二章情志病的脏腑分证大部分中医人对情志类疾病有两种认识:第一种叫脏躁,第二种叫肝郁;而所指向的脏腑就是肝,这也是我在一开始接触焦虑病人时的第一印象。时至今日,我对情志病的第一判断,也是脉象所指——在肝的分区出现问题,同时伴有情绪异常的表现。但随着接触病例以及治疗经验的增加,我发现就是《素问?咳论》当中所说的那句话:“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那么情志病也是一样,简单来说,五脏六腑皆令人情绪异常,非独肝也!接下来我会以五脏为线索,对每一脏所对应的情志类疾病进行病因病机以及症状的分析,同时给出我大致的治疗原则。但我要强调一点:我的手法是成套的,换句话说,所有的病人七脉都会按到,而补泻是由病人动脉搏动的位置决定。我的辨证分析包括脉象所提示的信息,只是作为前期判断,对最终的手法选择并不起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我这里的分析,只是根据经验做出的一种归纳和总结,并非治疗的指导;而且我们虽然根据藏象理论对情志病的类型与表现进行了脏腑的划分,但治疗是五脏一体的,并不因为归属于某一脏腑的气血虚实,其他脏腑就不需要治疗了。第一节肝所有情志类疾病,肝都会有问题。或者说,首先提示情志类疾病的是肝对应的寸口脉象(这里指我自己的脉法,与腹部脉诊相区别,故称“寸口脉”,而非传统中医脉诊)与腹部脉象的变化。寸口脉中,如果病位在肝(有具体的方法),则首先考虑情志类疾病。而病性不论是无形损伤,还是气血亏虚或不通,其实只是提示了不同的病机和表现。腹部脉象中,我们可以根据动脉搏动的位置与任脉之间的距离,判断肝中的血运情况是虚是实,这个判断最终决定了我们采用手法的补泻。一、症状1.主症肝脏所主的情志类疾病,最典型的症状是易怒。通俗讲就是情绪暴躁,沾火就着。尤其是到了后期肝血不足的阶段,人是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的,也就是所谓的阴虚不能敛阳。所以这个时候还有一个状态——也是我的经验总结——就是当一个人情绪暴躁,沾火就着的时候,往往是一点儿小事儿就会发很大的脾气。那么当他脾气发完之后,大量的阳气已经发泄掉,这时不足的阴血对剩余的阳气有了一定的控制作用时,人会非常的懊恼后悔,但是绝不能控制类似情形的再次发生。每每当我在和病人谈论病情,将其发病的过程娓娓道来时,病人往往会惊叹神乎其技,然而这不过是中医传统理论与一些简单经验的结合而已。为什么我们要总结经验,因为理论是由经验升华而来的,同时也要经过实践的检验。2.兼症接下来的兼伴症状是入睡困难。其实失眠也是一个非常常见的,传统方法比较难治但是腹部按摩疗效比较明显的疾病,我以后会多写一些病症分析的文章。入睡困难则是失眠的首要表现。很多病人会说我就是入睡困难,一旦睡着了,睡眠质量还挺好,也不起夜。而且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夜深人静躺在床上三四个小时、四五个小时翻来覆去睡不着,会对精神造成多大的压力。那么为什么肝系的情志病会伴有入睡困难的问题?其实道理非常简单,我们从睡眠的整个过程来说起。2.1睡眠的机制我经常给病人打这样一个比喻:人的入睡就好比我们躺到水池里。如果水池的水很深,就能很快没过我们的身体,这是我们大部分人的入睡状态——只要一躺入水池就被没过。而这个水池是有进口有出口的,当水没过我们的身体后,水池的进口就会关小,同时出口开大。一旦平面低于身体,我们就会进入浅睡眠的状态,这时如果身体有一些轻度的不适,比如寒冷、疼痛、噪声或者是便意、尿意,就会使我们从睡梦中被唤醒。当然,随着水池中的水越来越少,最终我们也将自然醒来。2.2入睡困难的原因与表现而当水池中的水本身就很浅的时候,即便我们躺到了水池之中,水也没有没过我们的身体,这就是我们躺下但是睡不着的状态。因为我们并没有睡着,所以水池还是进水多,出水少的状态,只不过蓄水需要一段时间。这个时间可长可短,但基本上如果这个时间超过了半小时,就可以认定为入睡困难了。肝系情志病的患者到中后期会有非常明显的肝血不足的倾向,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水池中的水比较少。比较极端的一种情况是,水蓄了一晚都没有没过我们的身体,也就是说病人可能躺了一夜都没有真正的入睡。而入睡本身就是我们对周身血运状态的一种回复,因此入睡困难会对肝血造成进一步的消耗。长此以往,不但降低了睡眠的质量,增加了病人气血的消耗,同时也会加重情绪异常的症状。二、病因几乎所有情志类病症都有非常明确的诱因,是特定时间发生的具体事件。同时,根据患者自身体质的特点,发展成为表现不同、类型各异的情志类病症。以肝为主的这类疾病最直接的病因就是生过一场大气,也就是所谓的“暴怒伤肝”。“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在志为怒,怒伤肝。”——《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这里插一句题外话,我从脉象当中可以对发病的时间有一个基本的判断,是过去的几个月或者是几年——一般病人来就诊的时候时间至少过去几个月了,因为只有经过几个月的时间积累才有足够严重的症状支持就医。大家如果感兴趣的话,也可以根据《素问?藏气法时论》以及五运六气的相关学说来推算一下患者发病的具体时间。三、病机1.寸口脉提示的病机从寸口脉象,我们可以看到患者所处的不同情绪状态下的病机。1.1肝气郁滞如果是无形损伤,说明患者正处于刚刚受过刺激的状态;如果是气血不通,说明刺激已经经历过一段时间,目前的症状以肝郁气滞的实证为主,相应的治疗就应该疏泄肝气。而在七脉按腹的理论中,肝气的上源是肺,经过胃,最后由肠道排出。在这里,虽然肝是以实证为主的,但其他脏腑的气血状态及我们需要操作的手法未必都是泻实,比如胃和肠,加强其蠕动的手法应该是补法。后续文章中我会谈到不同脏腑虚实病症的具体体现,以及补泻手法的起效机制,这里就先不赘述了。1.2肝血亏虚那么如果是气血亏虚的状态,说明患者已经度过了肝郁气滞的时期,此时患者可能并非以情志问题就诊,但当脉象提示病位在肝时,我们应该对相应的症状进行详细询问。而在手法上,我们则应以通肝脉的补法为主:养血柔肝,滋阴潜阳。2.腹部脉象提示的病机腹部的脉象提示的病机比较简单,不仅情志病是这样,也不仅是肝的问题,而是我们通过手法的定位与定性,在五脏整体调理的情况下对疾病的病机进行了简化,既方便学习,也方便操作时选择手法。根据腹部动脉搏动的位置,可以将所有情志病分为虚实两种情况,翻译成标准的中医学病机术语,是肝气郁滞与肝血不足。肝气郁滞对应的是寸口脉的前两种情况,治疗上以肝脉泻法为主;肝血不足对应的是寸口脉的最后一种情况,治疗上以补法为主。四、治疗泻肝的时候,其实我们是通过减少肝中单位时间的血流量来实现的,而补肝则是增加。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的治疗并没有增加或减少肝中的任何物质,不论是气还是血。但是通过对肝内气血状态的调整,可以对肝的功能起到影响和调节作用,这会间接的导致肝内的物质发生变化,而补泻其实是我们人为规定的。比如,当肝内的血液流速减缓或单位时间进入肝中的血量减少时,肝的功能会受到抑制,而他所表现的“肝气郁滞”的情况会得到改善,因此我们说泻肝的手法起到了疏泄肝气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减少肝中单位时间的血流量才是治疗的直接作用,这一作用短期具体体现在减缓肝中的血流速度,中长期则体现为减少肝中的总血量;而疏泄肝气只是治疗的间接作用,是我们根据治疗结果反推的,符合中医学描述的治法和作用。第二节心根据五行的顺序,第二个应该是心。但我其实认为心和情志类疾病关系并不是很大。之所以把心列入到情志病的分类体系之中,主要是因为有一个特殊的病例。一、症状1.主证这个病人的主诉是头颤20年,加重半年。正常来说,这类肢体颤动的病人,首先会考虑肝经失养、肝风内动,应该是神经内科的问题。而且她本人也的确会因为情绪激动、恐惧导致病情加重,就诊时还伴有中度的焦虑。之前也接受过中药、西药以及针灸等方法的治疗。最有效的是西药,服用后可以立刻控制住症状但是持续时间较短;中药和针灸有缓解但总体疗效不太明显。2.兼证同时由于常年的头颤,患者的睡眠也受到比较严重的影响,有时甚至一夜不睡。而我们说心系的情志类疾病,或者说有心功能异常参与的情志类疾病会经常伴有的症状,就是易醒和多梦。我们刚才以水池为例解释了睡眠的成因,以及肝血不足是如何导致入睡困难的。而心血不足则会使出水口水流速度加快,使人过早进入到浅睡状态。心与肝的伴随症状都涉及睡眠,后续我们在讨论失眠相关病症时,对这一问题我们还要进行详细的论述。虽然在对上述症状的论述来看,我似已先入为主地将她的病症列为心系的情志类疾病,但真正将她的症状和心联系起来的是她的病因。二、病因根据患者的自述,她是因为20年前某事后特别高兴,从而引发的症状,至今没有消失和治愈。很显然这是一个“大喜伤心”所导致的疾病。单纯看症状反应,其实是一个神经系统的疾病,但是由于这个病因,我把它归于心系的情志病。三、病机将其归于心系的情志病,除了病因问题,还有对其头颤症状的病机分析。脉诊的结果显示,其头颤的原因很有可能是脑供血不足。腹部的脉象支持寸口脉诊结果,通心脉明显偏虚,且补法操作中搏动感增强。当然她也有肝血不足的症状表现,但相比之下,我认为急剧的情绪变化导致血管的过度收缩,从而引发的一过性脑供血不足,才是导致头颤产生的直接原因。四、治疗针对这个病人,首先是要缓解心肌缺血和脑供血不足的状态,同时养阴柔肝,两方面其实是同步进行的:一方面通过缓解缺血状态和神经的颤动症状,减轻发作的程度;另一方面,补养肝血还能改善其情绪状态,减少发作的频率。目前所采用的手法不但将心和脑都列为了通心脉,还将所取的穴位由原来的“巨阙主脑,上脘主心”限定为了上脘穴一处。只不过通过稍有不同的推按方向以及位置,实现了补泻的不同效果。因此如果单纯从腹部按摩的角度来看,改善心脏的供血与改善脑供血其实是同一方法,只不过在寸口脉诊法中,二者所反映的脉象会有所不同。目前病人的反馈是:发作的次数在减少,而且每次发作时颤动的程度也在减轻。而因为头颤的症状缓解,睡眠质量也有改善,而且服用西药的次数也在减少,甚至有一整天都不用服药的情况出现。因为只是个例,所以在具体治法上我就不过多论述了。这个病人发病的20年中,中医西医看过很多,基本已经排除了帕金森以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因此我并不能保证,腹部按摩对其他类似症状的神经系统疾病也都能有明显的疗效。第三节脾一、症状1.主证脾系情志类疾病主要表现为焦虑,具体来说就是对自己的要求比较高,做事情特别仔细认真,注重细节;容易过度担心一些问题。将焦虑归于脾,是因为“思伤脾”。2.兼证这里我列的是脾系病症最常见的症状:腹胀。脾系病症三个最典型的症状是食少、腹胀和便溏。而选择腹胀作为情志类病症的兼证,首先是因为腹胀最能体现脾虚不运的问题——食少还可能是胃的问题,而便溏则是阳虚湿盛的典型表现。同时,将腹胀作为兼证的另一个原因是:腹胀本身具有气机不畅的特征。肝气郁滞有一个最常见的表现:胸胁胀痛,腹胀也体现了脾气郁结的特点。我在治疗所有的气郁病时,都以排气作为起效反应。而焦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随着排气增多,腹胀情况也能得到明显缓解。因此,腹胀虽然不是情志类病症的典型表现,但却可以作为判定脾系情志疾病的一个具有定位意义的依据。二、病因焦虑一般是以长期的工作或生活压力过大作为基础,再加上一过性的精神刺激所致。这种一过性的刺激有可能是一次,也可能多次,但每次刺激都会降低患者对该类型刺激的耐受力,而不是提高。原因就是我们前面所讲的“长期的压力过大”。三、病机任何情绪反应都会引起相应内脏的功能异常,只不过有强弱大小的区别,而这种功能异常需要一定时间的调整来恢复,我称之为情绪的代谢。如果情绪产生后没有足够的时间代谢,比如长时间压力的反复刺激,会导致情绪不能及时代谢而形成堆积。不良的情绪一旦堆积会持续性消耗人的气血,也就是所谓的“忧思伤脾”。在此基础上,一旦再经历重大的刺激,就会导致持续的焦虑状态,会对气血造成进一步的耗伤。四、治疗对于焦虑,虽然是脾系情志类疾病,但首先要解决的是肝的问题,其次才是健脾,同时还要补心和调胃。焦虑所消耗的气血来自心的化生,因而要补心养血;而胃的情况比较特殊,在治疗前期,一般应该泻胃以减轻脾主运化的压力,但如果治疗时患者本身还有消化不良的症状,那就应该先消食化积,此时应嘱咐患者,治疗后会经常有饥饿感,但饭量不要增加,还按以往的量来吃,以免超过胃的消化能力。焦虑的患者往往思虑较多,情绪反应比较内敛,有时即使与人有分歧,表面上也不会过于坚持自己的意见。但其实内心未必真正认同,因此行事时自己的情绪会多有压抑,这一点与我们后面要说的肺系的抑郁很像,而肝的问题就是由此引发的。在焦虑的治疗过程中会出现的一个比较特殊的反应——患者会在治疗期间出现一段时间的情绪与性格反转,简单来说就是以前很柔和,很好说话的人会变得敏感,出现比较明显的对抗情绪。一般我在治疗中会先提示这类症状的出现,嘱咐患者告知身边的家人、朋友。一般这种情绪对抗会出现2个治疗周期,我现在是一周治一次,那么最多会持续2周。可不要小看这2周的“反转”,对患者压抑的情绪改善效果特别明显,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恶性肿瘤的发生机率。第四节肺一、症状1.主证接在脾后面来说,肺的抑郁就好理解很多。脾的情绪问题中有压抑郁结的一面,而肺系的抑郁则有焦虑的一面,表现为思虑过度。同时,抑郁最典型的表现是“哭点”异常,也就是和人说着说着话就会莫名其妙的哭,而且感觉特别委屈,“忧从中来,不可断绝”。2.兼证肺系症状有一个共同的表现,就是憋气、拔气,术语叫胸闷气短、善太息。但这个症状又并非是肺系的情志病所特有的——大多数情况下,这一症状往往是由心肌缺血、胸阳不振,宗气不足引起的;少数情况的肝气郁结影响到胃,也可能出现。二、病因抑郁的直接病因也是情志刺激,只不过导致抑郁的刺激是一种我们称之为“悲”的复杂情感变化。与焦虑不同,焦虑只需要一次巨大压力的刺激就可以引发病症,但抑郁需要较长时间的委屈才会最终导致疾病的发生。同时,委屈其实是会使人对其的耐受程度提高的,因此这种长期的委屈压抑还需要有渐进加重的趋势。但也正是这一原因,我们往往会只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gchonga.com/zzb/7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