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人写同一个字,吉凶会一样吗
文
闲云老叟
很多人对于测字嗤之以鼻,觉得这可能是游戏。
原因之一,就在于大家可能会有一个共同的疑问,比如好几个人一起来测字,这几个人都写一个字,比如都写一个“一”字,或是都写一个“天”字,写的字都一样,那么自然可以推论,事情的吉凶成败应该都一样的。
再比如,或是同一个人,今天来写一个字,明天再来写另外一个字,问同样一件事,因为是不同的字,事情的吉凶成败应该不同,但是问的是同样一件事,吉凶成败却不同。就说明测字这种预测方法是没有依据的,或是说这种方法不科学。
面对这些疑问,能给出一个完美的答案吗?
对于这个问题,古人给出答案,但是不够完整,很难运用。
《测字占法》云:“测字之法,未可预定字之吉凶而概断之,虽同一字,但所问之事不同,吉凶亦自不同。盖一字有宜于此,而不宜于彼者,其中又有机焉。如来问之人有士农工商,所问之日有阴晴时候,在人有从容急迫,言语执持,在我有偶见偶闻,忽动忽变,随所触而有感,字机在其中矣。昔笔者曾在某处测字,有一人写太平两字,欲占妻病。问其妻年龄,其年六十,因心疑,乃求再写一字,又写一官字,心更疑,乃再写一立字,笔者至此乃断曰:病已无救。盖先两字太平,拆开为一人六十,其妻年龄适值六十,寿元已至。次写官字,适笔者身边有一树,合为棺,乃死之字。再写立字,适时树上落下数滴水,立加水旁成泣,已显然无救。问之,果已死。此即触机而断之一例。”
这一段话,不知道大家是否能看懂?大概是说了两个意思。
一是交代了这种方法叫什么名字,这种方法叫触机,也有人叫做外应触机。
二是交代了怎么运用。在写字或是分析字的时候,要考虑当时的环境,比如上面的例子说,写官字的时候看到了树,把树加入其中,写立字的时候,看到了水滴,立字变成了泣。
清代程省在其测字典籍《测字秘牒》中把这种测法称为“假借法”,其中也说到了测这种方法的一些理论知识。
旦(借为春)千(借为夏)甲(借为秋)夕(借为冬)此四时借用于一日也。
立(逢人借为位,遇水借为泣,有女必为妾,得男可成童)
子(旁有女人,则事必好;若在门边,王有字来)此二字皆借人事为用也。
口(见鸟过也,有欲鸣之象;见木过,主中)
心(闻音乐定然得意,在水边沁彻完全)
化(见花为妙,遇草好观,听旁人言必褵)此三字皆借事物为用也。
余仿此例推。
关于假借的说法,就这么多了。从这些文字里很难学到假借之法的运用。
不过,细细琢磨,但是从中体会到其运用的思想,即在预测的时候,可以从时、人、物三者介入。所谓的时、人、物其实就是三才,即天、人、地。
怎么加入呢?一句话,各自对应。即天之范畴加天的相关信息,即人之范畴加人的相关信息,即地之范畴加地的相关信息。这是三才分野之法。
当然也有测天之范畴加人或是地的相关信息,当然也有测人之范畴加天或是地的相关信息,当然也有测人之范畴加人或是天的相关信息。这个比三才分野要更加深一点了,是三才同参法。
举几个例子吧。
胡宏,字仁仲,生于宋徽宗崇宁元年(年),卒于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年),建宁崇安人,人称五峰先生。胡宏的父亲胡安国是北宋末期的著名经学家,在理学中也有很大的名气。胡宏是胡安国的少子,很小就跟随其父接受理学思想,后来又师事二程弟子杨时和侯仲良,“而卒传其父之学”。“初以荫补右承务郎,不调”。后来,由于其父早年同秦桧有较好的私交,秦当国之初,曾致书胡宏之兄胡寅,“问二弟何不通书?意欲用之。”胡宏不愿与秦桧为伍,回信严辞谢绝了秦桧。当时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做?胡宏说:“政恐其召,故示以不可召之端”。在回书中,他表明了自己已立志专做学问,不求功名利禄。
胡宏善测字。
一人写“串”字问他功名如何?当时此人还是秀才,胡宏便说:阁下将来一定两榜出身。秀才参加省试,中式即为举人;然后参加京试,中试即为进士。是即称为两榜。中试进士的人参加殿试,如又中试,即可以入翰林,那又比两榜出身的人名贵,称为“三考出身”也矣。因为“串”字为“双中”之象,所以断为两榜中。当时旁
边还有一秀才见了胡宏这样测,于是也写个串字来问前程,胡宏直言:无心写串,所以双中,阁下却是有心写串,那即是有心为患,是故前程大为不利。
另外一个秀才见胡宏如此测字,便特意写了个“中”字让胡宏测。还说道:“若说无心,便是中,若有心,即是忠,且看你怎样测。”
胡宏听后笑言:“阁下在试场恐有惊忧,还是不参试为妙。”秀才不服问故,胡宏说:“你只知中字加心是忠,却不知中字加心为忡。只怕阁下因参试受惊,从此得征忡之疾。”后来果然都如胡宏所料。三人中一个中进士,一人秀才终老,一人在考场受惊吓患疾。
第一人写个串字,断科举可中。因为但是没有背景资料可以参考,无法分析。
第二个人写串字,胡宏以人入字,以有心写字,故串加一个心字为患。断不成。
第三个人写个中字,胡宏以次序入字,即第三个人取了三数,三为木,在河图中为东,为左,故在中字左面加心字,为忧。
此法,胡宏在测字中经常运用,比如,有人写一“瓜”子问其父病情,胡宏答到:“子问父病,瓜字加子即是孤,你父恐怕难逃此劫。”那人父亲后面真没能挨过去。
这种方法就是以人入字。子加瓜为孤,测父亲病为凶。
不同的人测同一个字的故事,在清朝重臣曾国藩的身上也发生过一件,具体的情况,我们下期再聊。
闲云老叟赞赏
人赞赏
北京中科中医院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