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许多人认为冬季是冠心病的高发季节,而忽视夏季冠心病复发的危险性。那么在夏季为何心脏容易发作?我们又该如何养心呢?
《化芊中医》辩证治疗:1.失眠症、焦虑症、抑郁症及更年期综合症。2.心脑血管病及并发症: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症、糖尿病、冠心病、脑梗等。3.肠胃病: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黏膜白斑、胃溃疡、食道返流性胃炎、结肠炎、结肠溃疡等。4.妇科病:月经不调、不孕症、多囊卵巢及慢性炎症、气血不足等。5.皮肤病:荨麻疹、湿疹、痤疮等。6:颈肩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退行性关节炎等。
刘化芊:中医主任医师;山西省营养协会顾问、首席专家。每到夏天,
临床上接诊的心血管病患者就会增多
炎热天气无形中会增大心血管病风险。
一为什么夏季是心脏病的高发季节?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但是现如今许多年轻人也容易出现,酷暑盛夏,冠心病发作导致心绞痛乃至心梗的更是增多。
每年夏季,特别是天气闷热,空气中湿度升高时,常可见到冠心病患者猝死的报道。据临床研究证实,当气温超过33℃时,人体的新陈代谢会显著加快,对血液循环系统有很大影响。
你知道夏季和心脏之间有什么关系吗?我们先从中医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中医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四时阴阳消长变化,与人体五脏功能活动是息息相通的。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容易产生心火。如果不注意保养的话,使心阴受损,就会导致心悸、失眠、胸痛等症状,甚至可能引发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
现代医学认为,在炎热的气温下,人体为了散热会将血液中的水分通过汗腺散发出去,这会使血液变得黏稠,容易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导致冠心病发生。轻者发生心肌缺血、心绞痛,重者可能出现心肌梗死,危及生命。
闷热天气还会造成血液携带的氧气减少,使血管内皮细胞因缺氧而损伤,为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血管痉挛创造条件,最终也可引发冠心病。
高温环境下,人体皮肤上的毛细血管会扩张,血液更多的进入皮肤表面的毛细血管中。由于人体的血液量是一定的,皮肤的血液增多,供给内脏器官的血液就相对减少,所以供应心脏本身的血液也会减少,这就容易造成心肌供血不足。所以,我们应该认识到夏季“护心”的重要性。
二夏季引起心脏病发的因素有哪些?
①易烦躁,心跳加快
高温环境下,人会变得烦躁不安,容易发脾气。情绪激动会让心跳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脏负荷变大。加上高温让全身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更加重了心脏负担。这种情况下,心肌容易缺血,出现胸闷、气短、胸痛等不适症状。
②睡眠差,血压不稳
炎热的天气让人辗转难眠,而且夏季昼长夜短,容易睡眠不足,提高血压和心率的平均水平,增大心血管系统的工作压力。
③出汗多,血液黏稠
夏天气温高、气压低,空气中含氧量下降,出汗较多,血液黏度升高,血流不畅,心血管易堵塞,出现心肌缺血,从而诱发心梗。
④吹空调,诱发心梗
宅在空调房里凉爽又舒适,但心脏可能吃不消。从低温的空调房到高温的室外,血管会突然舒张;从高温的室外突然进入低温的空调房,血管又会收缩。反复折腾导致血压波动大,可能诱发心梗,特别是血管脆弱的老年人,猝死风险增大。冷热交替还容易受凉感冒,如果并发严重感染,也可能危及心脏。
三哪些人须特别注意“护心”
①冠心病在高血脂、吸烟、肥胖等因素的影响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堆积在血管壁上,久而久之,使供应心脏血液的血管严重狭窄甚至阻塞,从而导致心肌所需的血液、氧气大大减少,可以形成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塞。夏季闷热的天气可加剧冠心病患者的心肌缺血、缺氧,导致病情再发或加重。
②高血压高血压是冠心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夏季高温、闷热的天气可以使心跳加快,出汗增多使血液黏稠,会进一步升高血压,血压的升高更进一步地加重了心脏负担。
③高血脂、高血糖、高血黏度高血脂、高血糖、高血黏患者本身血液就已经很黏稠,夏季出汗过多,更加容易形成血栓,所以要做好特别防护。
四中医辩证治疗心脏病
三种体质容易在夏季突发心脏病
这三种体质之所以成了夏季突发心脏病的高危人群是因为受到了夏季三大暑证的危害。夏季暑证有三种分别是:暑热证、暑湿证、阴暑证。
①暑热证
对于阴虚体质的人来说,暑热证是最容易导致心脏病发作的,暑热多汗引发心衰,汗为心之液,津液有濡养和滋润心脏的作用,随着汗液的蒸发,本就不充足的津液,进一步减少,使心脏失去津液的濡养,诱发心脏病。
暑热证中医治疗方法
如果在入夏之前,能够补足津液就可以避免暑热引发的心脏病。专家介绍了沙参麦门冬汤滋养胃心阴,如果是肝肾阴虚的人可以服用大补阴丸。
代茶饮
专家告诉我们,夏季心脏病发作与体质有关,西瓜皮清热祛暑,可治心脏病。西瓜翠衣(指西瓜皮上绿色的薄皮)与西洋参搭配饮用可以补气生津,适合阴虚体质春季养阴。
用法:10克的西瓜翠衣煮上5分钟后,放入5克西洋参再一起煮5分钟即可饮用。可以从现在喝到立秋。
②暑湿证
对于气虚湿重的体质来说尤其是脾胃气虚且湿重的人,则要防范暑湿证导致的脾胃功能下降,气虚湿重的人夏季受暑湿的危害,脾胃运化功能进一步下降,一方面会影响气血循环出现胸闷、恶心等症状加重心脏负担,另一方面则出现慢性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严重了就会导致腹泻脱水诱发心脏病,因此预防夏季心脏病发作就要在入夏之前调理好脾胃。
暑湿证中医治疗方法
针对这种体质的人,专家推荐用红小豆、薏米、茯苓、陈皮、大米熬成的粥,此粥具有健脾利湿的功效,适合气虚湿重的人。
做法:茯苓10克,薏米、红小豆、大米各30克煮40分钟(事先泡过的薏米、红小豆煮20分钟),再放入10克的陈皮再煮15分钟即可。
③阴暑证
阳虚体质的人如果不注意防暑保护的话,容易中寒邪,夏天中寒邪叫阴暑。阴暑也会造成心脏病和胃病的复发,也会造成暑厥。阳虚的人暑天怕风怕冷。
对于阳虚体质的人,专家推荐介绍了温阳的食疗方,由肉桂、红糖、黑附片组成,具有温阳散寒、补益心肾脾的阳气的作用。黑附片大辛大热,补命火,补肾阳温脾阳温心阳,休克、虚脱、四肢厥冷、血压下降都可以用它,一般作为抢救来用。
作为一般的阳虚体质者或者为了预防夏天得阴暑,可以用肉桂、红糖和姜搭配做食品,同样可以温补心脾肾之阳气。
五夏季养心
①山楂茶
山楂15克,用开水浸泡20分钟,加适量白糖调味。有降脂强心,消食开胃的作用,适用于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及食欲不振者。
山楂为药食两用之品,有消食化积,活血化淤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山楂具有降血压、降血脂的作用,并有强心和增加心脏冠状动脉血流量的作用,还能抗心律不齐和助消化,而且安全无毒。所以,多饮用山楂茶或食用山楂制品(如山楂糕、山楂片、山楂糖等)对心脏的养生保健有益。
②柏子仁茶
柏子仁10克,炒香捣碎,用开水浸泡5分钟,加适量白糖调味。有养心安神、润肠通便的作用,适用于中老年人心气不足、心悸失眠、大便秘结等。
除了以上介绍的这些茶其实还有其他的中药方能帮助我们养心,夏季养心的的方法那么多,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这样才是最好的。
单味药及验方
①独参茶
人参1~3克,切薄片用开水浸泡半小时,代茶饮。有补虚益气,强心健脾的作用,适用于体质虚弱,心慌气短,失眠健忘等。
②三七饮
三七粉1克,温开水冲服。有益气补血、散淤通脉、强心定痛的作用,适用于气虚血淤所致的冠心病心绞痛、神疲乏力、心悸气短等。
③西洋参茶
西洋参片1~3克,用开水浸泡半小时,代茶饮。有益气滋阴、清心安神的作用,适用于心阴不足所致的阴虚有热、心悸气短、心烦口渴等。
④参芎饮
人参6克,川芎10克,水煎服。有益气活血、通脉强心的作用,适用于气虚血淤所致的心悸怔忡、心慌气短、心痛等。
⑤养心汤
人参10克,五味子6克,酸枣仁6克,水煎服。有益气养心、安神定志的作用,适用于心气虚损所致的心悸怔忡、气短乏力、失眠多梦等。
⑥养血补心汤
当归12克,白芍10克,川芎6克,柏子仁10克,酸枣仁10克,水煎服。有养血敛阴、补心安神的作用,适用于心血不足所致的心悸怔忡、失眠多梦、易惊健忘等。
夏季是养心的好时节,如果心脏强健身体就会很棒,所以养心很重要,我们不能忽视。
出诊~芊芝堂中医太原一店(劲松北路店):
刘化芊每周三、周四、周五出诊;
王美琴每周一出诊,主治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疑难杂症。
王永宏每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出诊,主治颈、肩、腰、腿痛。
—、(刘化芊)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