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怔忡之症
胎前怔忡
怔忡不宁
痰火怔忡
怔忡病
怔忡治疗

医出色治疗失眠的偏方

交泰丸(心肾不交失眠)

《韩氏医通》

交泰丸

川黄连五钱(15g) 肉桂心五分(1.5g)上为末,炼蜜为丸,空心淡盐汤送下(现代用法:蜜丸,每服g,日2次,温开水送下;亦可作汤剂,水煎服)。

心肾不交交泰丸,一份桂心十份连,

怔忡不寐心阳亢,心肾交时自可安。

交通心肾。心火偏亢,心肾不交证。怔忡不宁,或夜寐不安,口舌生疮。本方证由心火偏亢,心肾不交而致。心火偏亢,水火不济,心神不安,故见怔忡不宁,或夜寐不安,口舌生疮。治当清降心火,交通心肾。方中以黄连为君药,苦寒入心,清降心火。佐以辛热之肉桂,温助肾阳。二药相伍,使心火得降,肾阳得复,肾水上承,心肾相交,《韩氏医通》赞其“能使心肾交于顷刻”。寒热并用而主以苦寒,清降心火以交通心肾。现代所著的许多方书,多称本方源自《韩氏医通》,但韩氏在原书中只是提到“黄连……为君,佐官桂少许,煎百沸,入蜜,空心服,能使心肾交于顷刻”,并无交泰丸之方名。首先提及交泰丸这一方名的,当推金元时期的李东垣。李氏在《脾胃论.论饮酒过伤》篇中载有交泰丸一方,由干姜、巴豆霜、人参、肉桂、柴胡、小椒、白术、厚朴、酒煮苦楝、白茯苓、砂仁、川乌头、知母、吴茱萸、黄连、皂角、紫菀等组成,功能“升阳气,泻阴火,调营气,进饮食,沉困懒倦”等症。方中虽包含有黄连、肉桂,但并非主药,亦非治疗心肾不交之证。明确提出黄连、肉桂同用,治心肾不交,名交泰丸者,则是清代的王士雄。他在《四科简要方*安神》篇中说:“生川连五钱,肉桂心五分,研细,白蜜丸,空心淡盐汤下,治心肾不交,怔忡无寐,名交泰丸”。本方为治心肾不交,心火上亢之神志不安证之代表方。以心悸怔忡、失眠、脉细数为辨证要点。

黄连、肉桂寒热实相反,似乎不可并用,而实有并用而成功者。盖黄连入心,肉桂入肾也……黄连与肉桂同用,则心肾交于顷刻,又何梦之不安乎?(陈士铎《本草新编》卷二)

交泰丸《脾胃论》卷下。

干姜(炮制)0.9克巴豆霜I.5克人参(去芦)肉桂(去皮)各克柴胡(去苗)小椒(炒去汗,并闭目去子)白术各4.5克厚朴(去皮,锉,炒。秋、冬加至21克)酒煮苦楝白茯苓砂仁各9克川乌头(炮,去皮、脐)1.5克知母12克(一半炒,一半酒洗。此一味,春、夏所宜,秋、冬去之)吴茱萸(汤洗七次)15克黄连(去须。秋、冬减至4.5克)皂角(水洗,煨,去皮、弦)紫菀(去苗)各18克

上药除巴豆霜另入外,余同研为极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0丸,温水送下。

升阳泻阴,调营和中。

怠惰嗜卧,四肢不收,沉困懒倦

睡菜

来源产地

为龙胆科植物睡菜的全草或叶。

夏、秋季采收全草或叶,晒干或鲜用。

生于海拔-m的沼泽中成群落生长。

分布于东北、西南及河北、浙江等地。

别名绰菜、瞑菜、醉草、锡打、水胡豆

多年生沼生植物。具长的匍匐根状茎,节上有膜质鳞片。叶为基生叶,托出水面;三出复叶,叶柄长12-0cm,小叶无柄;叶片椭圆形,长2.5-8cm,宽1.2-4cm,先端钝圆,基部楔形,全缘或边缘微波状,中脉明显。

花葶由根茎中抽出,高0-5cm,总状花序;花梗长1-1.8cm,基部有一卵形的苞片;花萼筒甚短,长4-5mm,5深裂至基部,裂片卵形,花白色,花冠漏斗状,长1.4-1.8cm,5裂,裂片椭圆状披针形,上部内面具白色长流苏状毛;雄蕊5,着生于花冠筒中部;子房椭圆形,无柄,花柱线形,柱头2裂。

性味功效

《全国中草药汇编》

甘、苦,凉。

清热利尿,健胃,安神。用于胃炎,消化不良,胆囊炎,黄疸,高血压,心悸,失眠。

《中药大辞典》

味甘微苦,性温,无毒。

治心膈邪热,不得眠。

《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

健脾消食,养心安神。治胃炎,胃痛,消化不良,心悸失眠,心神不安。

《中华本草》

甘;微苦;性寒。

健脾消食;养心安神;清热利尿。主胃炎;消化不良;心悸失眠;湿热黄疸;胆囊炎;水肿;小便不利或赤热涩痛

心;脾经

内服:煎汤,10~15g;或捣汁。

本品为啤酒苦味原料之一。

睡菜根

《中药大辞典》

甘微苦,平,无毒。

润肺,止咳,消肿,降血压。

《中华本草》

甘;微苦;性平

归肺;肝;膀胱经

润肺止咳;利尿消肿;降血压。主咳嗽;水肿;风湿痛;高血压

内服:煎汤,10-15g,鲜者0g;或捣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gchonga.com/zzb/12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