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身先养生
治病于未病
国医大师倾力助阵
权威科学的养生平台
本期嘉宾——
万晓青
——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学硕士,主任中药师,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分会委员,浙江中医药学会中药分会常务委员,医院中药房主任,中国武术三段。主要研究方向:中药在心血管疾病的应用,抗衰老中药的应用,中医药养生保健。
冬季补益方式祖国医学认为,人类生活在自然界里,人体的生理功能往往随着季节不同而有所变化,所谓“天人相应”。自然界的动植物,特别是谷物类植物,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不同。人类到了冬季,也同样处于“封藏”时期,此时服用补品补药,可以使营养物质易于吸收蕴蓄,进而发挥更好的作用。
凡有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不足的作用,能治疗各种虚证,增强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的药物,称为补益药。可分为:补气方药、补血方药、补阴方药和补阳方药四类。
注意事项1.补益药不适用于有实邪的病证,因能闭门留寇加重病情。
2.补血滋阴药性多滋腻,因滋腻碍胃、导致气滞、宜与理气健脾药同用。
3.补气助阳药多甘温辛燥,易耗阴液,凡阴虚火旺者不宜用。
4.脾胃虚弱者、应加健脾益胃药同用、增进脾胃功能,使虚者受补。
补益药方八珍汤
人参30克,白术30克,白茯苓30克,当归30克,川芎30克,白芍药30克,熟地黄30克,炙甘草30克。
气血两虚证。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耳眩,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忡,饮食减少,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或虚大无力。(本方常用于病后虚弱、各种慢性病,以及妇女月经不调等属气血两虚者。)
泰山磐石散
人参3克,黄芪6克,白术6克,炙甘草2克,当归3克,川芎2克,白芍药3克,熟地黄3克,川续断3克,糯米6克,黄芩3克,砂仁1.5克。
气血虚弱所致的堕胎、滑胎。胎动不安,或屡有堕胎宿疾,面色淡白,倦怠乏力,不思饮食,舌淡苔薄白,脉滑无力。
人参蛤蚧散
蛤蚧1对,苦杏仁12g,炙甘草9g,人参12g,云苓15g,川贝12g,桑白皮12g,知母12g。
久咳气喘,痰稠色黄,或咳吐脓血,胸中烦热,身体日渐消瘦,或面目浮肿,脉浮虚,或日久成为肺痨。
右归丸
熟地8~50克、山药6克、枸杞6克、山茱萸3克、炙草5克、肉桂4克、杜仲6克、制附子7克。
肾阳不足,腰痛腰酸,肢冷,神疲,舌淡苔白,脉沉细。
水煎服。
:温补肾阳。
:熟地、山药、山萸、枸杞培补肾阴;肉桂、附子温养肾阳、炙甘草补中益气,杜仲强壮益精。共凑温补肾阳之效。
:本方辩证要点是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气祛神疲、畏寒肢冷、阳萎、滑精、腰酸膝软、舌淡苔白、脉沉细;各气短者加人参、白术;火不暧土、泄泻腹痛者宜加炮姜、肉豆寇;若血虚血滞、加当归。
左归饮
《景岳全书》
补益剂-补阴
熟地(9-30克)山药(6克)枸杞子(6克)炙甘草(3克)茯苓(4.5克)山茱萸(3-6克,畏酸者少用之)
补益肾阴。
真阴不足证。腰酸遗泄,盗汗,口燥咽干,口渴欲饮,舌尖红,脉细数。
以水二盅,煎至七分,食远服。
如肺热而烦者,加麦冬6克;血滞者,加丹皮6克;心热而躁者,加玄参6克;脾热易饥者,加芍药6克;肾热骨蒸多汗者,加地骨皮6克;血热妄动者,加生地6~9克;阴虚不宁者,加女贞子6克;上实下虚者,加牛膝6克以导之;血虚而燥滞者,加当归6克。
生脉散
人参9克,麦门冬9克,五味子6克。
1.温热、暑热,耗气伤阴证。汗多神疲,体倦乏力,气短懒言,咽干口渴,舌干红少苦,脉虚数。2.久咳伤肺,气阴两虚证。干咳少痰,短气自汗,口干舌燥,脉虚细。
参苓白术散
莲子肉克,薏苡仁克,砂仁克,桔梗克,白扁豆克,白茯苓克,人参克,炙甘草克,白术克,山药克。
脾虚湿盛证。饮食不化,胸脘痞闷,肠鸣泄泻,四肢乏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虚缓。(本方常用于慢性胃肠炎、贫血、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肾炎以及妇女带下病等属脾虚湿盛者。)
当归补血汤
黄芪30克,当归6克。
血虚阳浮发热证。肌热面赤,烦渴欲饮,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亦治妇人经期、产后血虚发热头痛;或疮疡溃后,久不愈合者。(本方可用于妇人经期、产后发热等属血虚阳浮者,以及各种贫血、过敏性紫癜等属血虚气弱者。)
石斛夜光丸
石斛30g、人参g、山药45g、茯苓g、甘草30g、地黄60g、麦冬60g等。
用于肝肾两亏,阴虚火旺,内障目暗,视物昏花。
:滋阴补肾,清肝明目。
:口服,小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养生大国医》每周一到五常规,周六精编版。
公共首播:晚上17:45——18:15.
教育重播:当天晚上10:30——11:00
周六精编版:20:30——21:00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