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道之人,凡遇种种不如意事,只可向道上会,逆来顺受。则纵遇危险等事,当时也不至吓得丧志失措。
学佛的人,凡是遭遇到种种不如意的事情,只可从佛法上去领会,逆来顺受。那么即使遇到危险等事情时,也不至于吓得丧魂失魄。
已过则事过情迁,便如昨梦,何得常存在心,致成怔忡之病。
事情已经过去,就像昨夜的梦境一样,不要再去想它。怎么能常常放在心上,以至成为怔忡病。
:
怔忡:心中惕惕不安,不能自控的一种病症。
汝既欲修行,当知一切境缘,悉由宿业所感。又须知至诚念佛,则可转业。
你既然想修行,就应当知道一切境缘,都是由过去世的业力感召而来。还要知道至诚念佛,就能转变业力。
吾人不做伤天损德事,怕什么东西。念佛之人,善神护佑,恶鬼远离,怕什么东西。
我们不做伤天害理、损伤德行的事情,怕什么东西?念佛之人,善神护佑,恶鬼远离,怕什么东西?
汝若常怕,则着怕魔,便有无量劫来之怨家,乘汝之怕心,来恐吓汝,令汝丧心病狂,用报宿怨。
你如果常常害怕,就会着于怕魔。便有无量劫来的怨家,趁着你的怕心,来恐吓你,让你丧心病狂,以报宿世的怨仇。
且勿谓我尚念佛,恐彼不至如此。不知汝全体正念归于怕中,其气分与佛相隔,与魔相通。
不要认为,自己还念佛,恐怕那些怨家不至于这样。你不知道,你的全部心念都在害怕之中,这种气息与佛相隔,与魔相通。
非佛不灵,由汝心已失正念,故致念佛不得全分利益耳。
不是佛不灵,是因为你的心已失去正念,所以使念佛得不到全部的利益。
祈见光字,痛洗先心。我只一夫一妻,有何可虑?即使宿业现前,怕之岂能使其消灭。
希望你见信后,彻底转变心念。要想自己家只有一夫一妻,有什么可顾虑的?即使是过去世业障现前,害怕又怎么能使它消灭。
唯其不怕,故正念存而举措得当,真神定而邪鬼莫侵。否则以邪招邪,宿怨咸至,遇事无主,举措全失矣。可不哀哉!
只有不怕,才能使正念生起而应对得当,心神镇定而邪鬼不侵。否则,以邪心招邪鬼,宿世的怨家全都到了,遇到事情心里无主,所作所为全部失当,真是可悲。
今为汝计,宜放开怀抱,一切不可以计虑,不可以担忧。只怕躬行有玷,不怕祸患鬼神。
如今为你打算,应该放开怀抱,什么都不要考虑,不要担忧。只怕德行有亏,不怕鬼神祸害。
以上原文摘自“三编·卷三·复同影居士书”
若病苦至剧,不能忍受者,当于朝暮念佛回向外,专心致志,念南无观世音菩萨。
如果病苦很重,不能忍受,应当在早晚念佛回向之外,专心致志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
观音现身尘刹,寻声救苦。人当危急之际,若能持诵礼拜,无不随感而应,即垂慈佑,令脱苦恼而获安乐也。
观音菩萨现身无数刹土,寻声救苦。人在危急时刻,若能持诵礼拜,无不随感而应,立即得到慈悲护佑,使众生脱离苦恼而获得安乐。
以上原文摘自“卷一·书一·复邓伯诚居士书一”
南无阿弥陀佛
————感谢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