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艾滋病高脂血症是指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edeficiencyvirus,HIV)/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immunedeficiencysyndrome,AIDS)患者采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ghlyactiveantiretroviraltherapy,HAART)后出现血脂异常,主要表现为脂肪分布异常。西医治疗的常用药物有他汀类、贝特类、烟酸类等。根据临床症状中医称之为艾滋病血浊,中医认为主要与脾、肝、肾有关。临床实践证实中西医协同治疗艾滋病高脂血症具有显著临床疗效和优势。
血府逐瘀片用于艾滋病症见气滞血瘀证者,属于2类证据级别,c类推荐级别:
[参考文献].艾滋病合并高脂血症中西医协同治疗专家共识[J].中医学报,,35(08):-.
[1]河南某地区经性传播途径感染艾滋病患者高脂血症患病率及影响因素分析[J].翟优,赵英强,刘亚楠,张积思,郭会军.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08)
[2]真实世界例性传播HIV/AIDS患者高脂血症患病率及影响因素[J].刘亚楠,马彦民,刘志斌,金艳涛,郭会军.中华中医药杂志.(05)
[3]艾滋病皮肤瘙痒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思路[J].张波,王军文,张予晋.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04)
血府逐瘀片处方资料
通用名称:血府逐瘀片
桃仁(炒)、当归、枳壳(麸炒)、川芎、柴胡、红花、牛膝、赤芍、地黄、桔梗、甘草。
本品为薄膜衣片,除去薄膜衣后显棕褐色;味辛、微苦。
活血祛瘀,行气止痛。用于瘀血内阻,头痛或胸痛,内热闷,失眠多梦,心悸怔忡,急躁善怒。
口服。一次6片,一日2次。
医药佚名欢迎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