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怔忡之症
胎前怔忡
怔忡不宁
痰火怔忡
怔忡病
怔忡治疗

药酒是什么是药还是酒

现如今,很多人有喝药酒的习惯,并且会在家自制药酒,但是,泡药酒可没那么简单,稍有不慎,可能越喝越伤身。

就在前不久,有媒体报道,桂林几名村民在参加生日聚餐时,因误服外用药酒后相继出现头昏、呕吐、口舌麻木等症状。事后出现症状的5医院,其中1人抢救无效死亡。

那么,药酒到底是什么,是药还是酒?

药酒是药还是酒?

药酒是药,要对症服用,不能作为酒随便拿来服用。在饮用药酒的时候,可以根据个人的承受能力采取不同的量,但是一般来说还是以每次15~30毫升为最好,一天可以喝2到3次,但是切记不要过量。

即使是滋补类的药酒,如果喝过量的话也会产生不良反应,可能会出现胸闷腹胀、不思饮食、心烦燥热,甚至会出现流鼻血的情况。

药酒误区,你中招了吗?

01

浸泡时间越久越好?

浸泡药酒的时间,跟药材的多少以及环境温度有一定关系,不能一概而论。一般来说,药酒浸泡15~30天就可以饮用了。

药酒并不是泡得越久越好,更不能根据我们以往储存白酒的经验来储存药酒,自制药酒的时候不要放得时间太长,一方面是因为酒精容易挥发,酒的香味会变淡,另一方面药材的药性也会损失一部分。

02

人人都能喝药酒?

由于药酒是以酒泡制而成,那么对于酒精过敏的朋友就不适宜服用药酒,而身体如果患有肝病、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等疾病以及孕妇也不能饮用药酒的。因此,在我们饮用药酒之前,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作出判断。

03

哪种酒适合泡药酒?

通常浸泡药酒应该采用酒精度在50~60度的优质白酒,因为采用这种白酒浸泡,能够很大程度上杀灭中药材中粘附的细菌、病毒等,保证药酒饮用的安全卫生。如果酒的浓度比较低的话,不利于保存,同时药物的成分不易溶出。

04

所有药材都适合用来浸泡药酒?

有些中药,比如说矿物类药材,由于他在酒精之中的溶解度比较低,同时有些矿物质的药材可能含有一些重金属,所以这一类的药材,一般不主张用来泡药酒。

再有一些,比如说蛇、甚至毒蛇类的药材,建议大家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

05

放的中药越多越好?

浸泡药酒的时候,药材和酒是有一定比例的,一般选取1:8~1:10的比例,但如果药材之中的水分比较少的话,可以降低到1:5或者1:7的比例。

06

药酒怎样存放?

一般来说,选用带盖的陶器、瓷器或者是带塞子的玻璃瓶盛放药酒,应该避免使用金属器皿或者是塑料器皿,防止药材在浸泡的过程中,与器皿发生化学反应。另外在泡药酒的时候药材可以整根放,也可以切成3~5毫米的片或者小段,但尽量别研磨成颗粒,颗粒容易使药液混浊,透光度不好。

饮用药酒需注意什么?

01

科学选用

不同品种的药酒功效、主治各不相同。所以,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来选择药酒,如选择有治疗作用的药酒还是滋补作用的药酒,以及选择哪一类滋补作用的药酒等。

02

适当控制饮用量

通常可根据自身对药酒的耐受能力而酌量饮服。一般每次饮用量为15~30毫升,最多不超过40毫升。不宜过量,以免出现不良反应。对于药性剧烈或有毒中药所浸制的药酒,除按医嘱饮服外,每次用量不宜超过10毫升。

药酒可以用于治病吗?

药酒素有“百药之长”之称,将中药与酒“融于一体”,配置方便、药性稳定,且酒精是一种良好的半极性有机溶剂,各种有效成分都易溶于其中,药借酒力、酒助药势而充分发挥其效力,借以提高疗效。

中药酒分为内服、外用或兼之,但一定要注意,外用药酒不可内服。药酒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为以治疗疾病为主,作用是祛风散寒止痛,舒筋活血通络;另一类是以补虚强体为主。

注意:并不是所有药酒都可以自制

家庭泡酒更多的是注重保健作用,用于治疗的药酒不主张家里自己泡。很多人喜欢自己泡药酒,有些还会加入蛇蝎之类的药材,但是一些药材毒性大,自己拿捏不好,且随意搭配中药泡制,配方不合理会使药酒失去原有的功效,饮用无益,严重的还会引起中毒。

一方治多病-健脾壮腰药酒

02:29

一药治多病活到百岁不是梦。健脾壮腰药酒—化毒、化栓、化结、通百脉、扶正气、养五脏、从头到脚百病消。健脾壮腰药酒还可以很好的起到通经活络、补气养血、健脾补肾的作用。

精选道地药材

十四位道地药材:甘草、红花、山药、地黄、龙眼肉、黄芪、大枣、制何首乌、当归、牛膝、续断、党参、茯苓、杜仲。

甘草: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之功效。常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红花:活血通经,散瘀止痛之功效。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胸痹心痛,瘀滞腹痛,胸胁刺痛,跌扑损伤,疮疡肿痛。

山药:补脾胃亏损,治气虚衰弱、消化不良、遗精、遗尿及无名肿毒等。

地黄:用于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眩晕,耳鸣,颏发早白。龙眼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之功效。常用于气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血虚萎黄。黄芪: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用于气虚乏力、久泻脱肛、自汗、水肿、子宫脱垂、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疮口久不愈合。大枣:用于有养胃、健脾、益血、滋补、强身之效。制何首乌: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功效。用于血虚萎黄,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腰膝酸软,久疟体虚;高血脂。主要适宜人群是脂肪肝,三高,肥胖症,失眠,脱发,少白头。

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主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

牛膝:具有逐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引血下行的功能。用于经闭,痛经,腰膝酸痛,筋骨无力,淋证,水肿,头痛,眩晕,牙痛,日疮,吐血,衄血。

续断:补肝,强筋骨,定经络,止经中(筋骨)酸痛,安胎,治妇人白带,生新血,破瘀血,落死胎,止咳嗽咳血,治赤白便浊。

党参:补中益气、止渴、健脾益肺,养血生津。用于脾肺气虚,食少倦怠,咳嗽虚喘,气血不足,面色萎黄,心悸气短,津伤口渴,内热消渴。

茯苓:利窍去湿,利窍则开心益智,导浊生津;去湿则逐水燥脾,补中健胃;袪惊痫,厚肠脏,治痰之本,助药之降。以其味有微甘,故曰补阳。但补少利多。

杜仲:补肝肾,强筋骨,安胎。治腰脊酸疼,足膝痿弱,小便余沥,阴下湿痒,胎漏欲堕,胎动不安,高血压。

提醒大家:药酒虽好,可不要贪杯哦!药酒含有酒精,喝了药酒驾车同样属于酒驾!安全出行,可要长点心呐!

民间药酒秘方继承人联盟,诚心欢迎全国各地56个民族地区的祖传药酒秘方者合作!

不敢说救苦救难,大慈大悲

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在活着的三万天里做些善事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gchonga.com/tqzz/119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