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怔忡之症
胎前怔忡
怔忡不宁
痰火怔忡
怔忡病
怔忡治疗

中医疗法治百病产后腹痛

产后腹痛

产妇分娩以后至产褥期,出现小腹疼痛,称为产后腹痛,亦称儿枕痛。类似于西医中的产后宫缩痛。

诊断依据

1、产后出现小腹阵发性疼痛,持续1周以上仍未缓解,或腹痛剧烈难以忍受,恶露可有异常变化。

2、腹痛发作时,小腹可扪及子宫变硬,或按之痛甚。

鉴别要点

1、产后伤食腹痛多有伤食史,疼痛部位多在脘腹,伴有伤食症状,无恶露改变,常伴大便异常。

2、产褥感染腹痛分娩24小时后至10天左右发病,腹痛持续不减而拒按,恶露臭秽,时多时少,实验室检查可见血象及分泌物异常变化。

3、产后痢疾腹痛腹痛即泻,里急后重,大便呈赤白脓血样,大便化验可见多量红、白细胞。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应根据腹痛的性质和程度,恶露的色、质、量和全身症状综合分析,首当辨明虚实。小腹隐痛,腹软喜按,恶露量多色淡质稀者,多属血虚;小腹疼痛拒按,恶露量少色紫黯有块,胸胁胀满者,多属血瘀。

2、治疗原则

重在调养气血,以使气血畅通,虚者补而调之,实者通而调之。临证应注意本病多瘀多虚的特点,用药不可过于滋腻,以免阻滞气血,亦不宜过于攻逐,以免耗气伤血。

3、分证论治

(1)血虚证

产后小腹隐隐作痛,喜揉喜按,恶露量少,色淡质稀,头晕眼花,心悸怔忡,大便秘结,舌淡苔白,脉细弱。

补血益气。

肠宁汤加减。当归、熟地黄、阿胶、人参、山药、续断、麦冬各9g,肉桂、甘草各6g。

(2)血瘀证

产后小腹冷痛拒按,得热减,恶露量少,色紫黯有块,涩滞不下,面色青白,四肢欠温,胸胁胀痛,舌质紫黯,苔白,脉弦涩。

活血祛瘀,行滞止痛。

生化汤

加益母草。其他疗法

1、针灸疗法

(1)取关元、气海、膈俞、三阴交、足三里,针灸同施,行补法,适用于血虚证。

(2)取中极、归来、地机、膈俞、太冲,用泻法。可灸,适用于血瘀证。

(3)耳针取子宫、交感、皮质下、脾、神门等穴,以上每次选2到3穴,5分钟捻转1次,留针20到30分钟。

2、单方验方

(1)山楂15到30g,红糖30g,生姜3片,水煎顿服,适用于血瘀证。

(2)雌乌鸡1只去内脏,与当归、麦冬各15g,熟地黄20g加水共炖,熟后再加饴糖g略煮,分2到3次吃,适用于血虚证。

3、外治法

(1)食盐炒热布包,外敷腹部,适用于血瘀证。

(2)蒲黄、炒五灵脂各60g,研末,醋调敷小腹,适用于血瘀证。

(3)用陈艾叶24g敷脐中,以绢布盖,用热物往来熨,等患者感觉口中有艾气出则见效,适用于血寒证。

预防与护理

1、保持情绪稳定,消除紧张心理。

2、应卧床休息,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3、保持外阴清洁,预防邪毒感染。

4、注意饮食宜忌,多食易消化食物,忌辛辣、寒凉之物。

近期热门课程

白癜风、青春痘、斑秃、牛皮癣、缠腰蛇、黄褐斑....

北京唯一针药双高职称专家逯俭主任“微针强通法”传承班

私密理论、技术实操、私密销售、私密风水、阴道排毒。

徒手壮阳、阳痿早泄、前列腺、激活yin茎二次发育。

静松灵能量治愈医学能量功法亲授秘传

中医免费成套资料(视频课)

点击『分享』转发至您的朋友圈

在点下方‘再看’支持我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gchonga.com/tqzz/10713.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