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食五谷杂粮胃先受之。
胃病的主要是原因有外感寒邪、饮食所伤、情志不畅和脾胃素虚等因素,表现为胃痛、胃胀、反酸、烧心等等。近年来情志不畅愈发成为主导因素。
胃病的治疗方法繁多,今天主要介绍可以自解的穴位。
胃病三大主穴:中脘、内关、足三里
1、中脘
位置: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该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具体找法如下: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
主治疾病:胃脘痛,腹胀,呕吐,呃逆,翻胃,吞酸,纳呆,食不化,疳积,膨胀,黄疸,肠鸣,泄利,便秘,便血,胁下坚痛,虚劳吐血,哮喘,头痛,失眠,惊悸,怔忡,脏躁,癫狂,痫证,尸厥,惊风,产后血晕。
2、内关
位置: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主治疾病:心痛、心悸、胸闷、胸痛等心胸病证;胃痛、呕吐、呃逆等胃疾;失眠、癫痫等神志病证;上肢痹痛、偏瘫、手指麻木等局部病证。
3、足三里
位置: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主治疾病:胃痛,呕吐,呃逆,腹胀,腹痛,肠鸣,消化不良,泄泻,便秘,痢疾;咳嗽气喘,心悸气短,乳痈;失眠,癫狂,头晕;虚劳羸瘦,水肿;膝痛,下肢痿痹,脚气。
如果有胃痛、胃胀等不适症状时,可以点按这三个穴位,或者边按边揉,通常会快速缓解症状。作为平时的保健,此穴也是必不可少的。
胃病还应该注意忌口。主要有冰冷、难消化、刺激性食物,如冰糕冷饮、年糕、韭菜、生葱蒜、辣椒、烧烤等。如平时有反酸、烧心症状,还应忌零食和甜食,如蛋糕、奶酪、糖果、薯片等等。俗话的养胃,主要就是对食物的禁忌。
李东垣在《脾胃论》开篇就写到“五脏皆得胃气,乃能通利”“胃气一虚,耳目口鼻,俱之为病”,也了胃气的重要性。
匡绍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