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已由经益中医学院「专业审稿团」审核
▼
中医认为“心主神明”、“脑为元神之府”,因此很多常见的和心脑密切相关的疾病。
比如中风、冠心病、失眠、胸闷甚至抑郁、焦虑等情志病,都要用“神穴”来治。
这些“神穴”大部分都在头部、心脏附近及背部,与心和脑密切相关。
要想长寿需要先养好“神穴”,今天就教教大家如何找到身上的“神穴”,又该如何自我保健。
#神门穴
手腕上的特效穴——安心神、促睡眠、防治老年痴呆
神门穴,顾名思义,是安定心神的门户,它位于手少阴心经,与心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心经经气出入的门户,也是维持心功能正常运行的要穴。
常按神门穴有益心气、安神的作用,可以治疗很多和心相关的问题。
1、帮助入眠,调节自律神经,补益心气,安定心神;
2、辅助治疗心痛、心烦、惊悸、怔仲、健忘、失眠、痴呆、癫狂痫、晕车等心与神志病证;
3、治疗高血压;
4、缓解胸胁痛、掌中热、便秘、食欲不振;
5、改善心悸,治疗心绞痛、无脉症、神经衰弱、癔病、精神分裂症等。
按摩神门穴可掐、揉、刺激,以有轻微酸胀感为宜,此手法最适合在晚间睡前操作。
#神道穴
背上的特效穴——养心益气
神道穴位于第5胸椎平齐的水平线上,第5胸椎旁开1.5寸又是膀胱经的心俞穴,专治与心相关的各种病症。
临床上,很多失眠、胸闷的患者在神道穴这个地方,都会有明显的压痛点。
有失眠、胸闷等症状的人在家利用这个穴位保健,可以采用艾灸的方法。
本穴位于背部,近心肺,居两心俞之间,心主神明,故本穴可治疗心痛,心悸,怔忡,失眠,健忘。本穴属督脉,其脉行于脊中,故又可治疗脊背强痛。壮阳益气,神道穴有宁心安神、清热散风、清热平喘作用。
神道穴位于背部脊柱区,当后正中线上,第五胸椎棘突下凹陷处(第五、六胸椎棘突之间)俯伏或伏卧取穴。
神道穴意义:督脉阳气在此循其固有通道而上行。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阳气。
运行规律:吸热后循督脉上传身柱穴。
#四神聪
头部的特效穴——健脑益智、养神开窍
四神聪位于头顶部,共有4穴。而脑又位于颅腔内,所以这几个穴位和脑的关系十分密切。
中医认为,脑为元神之府,主灵性记忆,长时间的脑力活动,或者思虑过度均会耗损脑神,影响人的记忆力及反应能力。
有记忆力下降、眩晕、中风后遗症、偏瘫等症状的人群都可以常按四神聪来调理。
四神聪分左右两个神聪穴和前神聪穴、后神聪穴,分别位于百会穴前、后、左、右各开1寸处。
将小指蜷起,其他四指呈爪状叩击头顶81下,睡眠不好的人可以晚上睡前敲,力度轻一些,头晕的病人敲的时候力度可以适当重一点。
现代常用于治疗脑积水,偏正头痛,神经性头痛,癫痫,失眠,头风,眩晕,目眩,脱肛,脱发,脑溢血,脑血栓,急性腰扭伤,下肢疼痛,麻木,瘫痪,子宫脱垂,多尿,皮层性夜尿等。
研究表明,本穴可诱发皮质电位活动,改善脑供血,可用于治疗中风半身不遂、肢体瘫痪等症,常配体针治疗。
本穴位处督脉上,又邻膀胱经,督脉从脑户入络脑,膀胱经从巅顶入络脑,穴下为髓海,故本穴具良好的健脑益智,宁神之功。
本穴位居头顶,西医学认为可调整大脑皮质功能失调,可用于治疗癫痫、失眠、遗尿等病症,常配心俞、神门、太冲、三阴交等穴。
本穴居头顶,具清利头目、止痛止晕之功,常用于治疗各种头痛特别是头顶痛、眩晕等病症。
#头三神
头三神由神庭穴、本神穴和四神聪组成,有醒脑启窍、疏肝利胆的作用,和脑相关的情志病、脑血管疾病都可以通过刺激这些穴位来保健。
神庭穴位于发际线中间上缘0.5寸的位置,本神穴位于神庭穴左右旁开三寸。
中间三根手指像梳头一样,从发际线向脑后推,每次81下。
往期推荐
中医是怎么给身体消炎的?一个穴位胜过消炎药针灸治疗咳嗽,你需要掌握的4种选穴方法!告别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涌泉穴治疗头痛、合谷穴治牙痛、支沟穴治便秘感冒专题中医感冒辩证方法,感冒了针灸治疗方法?(建议收藏)
八髎穴:通治一切妇科!是男科妇科克星!!点“在看”告诉老师你在学习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