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旦年纪大了,经常觉得精力不佳,做一点点事就胸闷气短,心跳加快,再一个就是睡眠质量差,应了那句老话“前三十年睡不醒,后三十年睡不着”,其实从中医角度看,这不仅仅完全是年老退行性问题,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病理性问题。
王奶奶(化名)今年六十多岁了,这几年就深受这些个问题的困扰。奶奶年轻的时候从事的是一个高尚的职业,人民教师。还是在一所省级示范重点高中,在职时,在教书育人上耗费了不少心血,桃李满天下是当之无愧。
同时,她还是一个十分文艺的人,退休后平时的爱好就是养养花,看看书,可以这几年闲下来完全不能做体力活了,做一点就心悸,气也喘不上来,再就是失眠,要么多梦易醒,要么干脆整晚睡不着了,还有一个就是胃口的问题,年轻的时候食欲就不算太好,现在也就吃的更少了,所以一直都是一个精瘦弱小的体型。
这几天在老伴的陪同下,医院看诊,说自己可能有心脏病总是心悸气短胸闷,睡眠也不好,想做个检查,大夫在把脉询问情况后,问她是不是食欲胃口不好,王奶奶觉得很惊讶,自己没说这个问题,都是心脏的毛病,怎么这也看得出来?
大夫笑着说这是典型的心脾两虚,脾胃虚弱,导致的心血不足,心失所养,才会气短胸闷失眠,于是医生开了几付药,并嘱咐吃完之后再吃一种中成药,王奶奶将信将疑的吃了几剂之后,发现心悸气短胸闷的症状减轻了不少,睡眠质量也提高了,王奶奶十分高兴,后悔没有早点看中医,那大夫究竟开的啥药,一下子就带她走出了疾病的困扰呢?
其实,医生开的是一个偏向于治疗胃的方子,也是治疗心脾两虚的一个经典古方:归脾汤。有人会觉得奇怪,明明是心有问题,吃治疗胃的药居然有效,这恰恰也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所在,五脏之间都是有密切联系的,所以心脾两虚的人,经常表现有:面色萎黄,心悸健忘,失眠,倦怠无力,食欲减退,腹胀,大便稀薄,舌苔白润,脉细弱等情况。
像王奶奶年轻时脾胃功能就不好,中医的脾是主要的运化器官,主运化水谷精微,就是把吃进去的东西,转化为精血气等等各种能量物质输布到其他脏器,脾胃功能差,这个转化能力就差,再加上王奶奶以前工作时候,总是消耗大量“心血”,思虑过度,可谓是“呕心沥血”,用相对专业一点的术语来讲这就是,心脾气血暗耗,神无所主,意无所藏,故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这样长期供小于求,年纪一大,脏器衰退更加明显,所以所谓的“心的问题”就都出来了。
订阅解锁TA的全部专属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