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LónɡGǔ
出处《本经》
来源为古代哺乳动物如象类、犀牛类、三趾马等的骨胳的化石。挖出后,除去泥土及杂质。五花龙骨质酥脆,出土后,露置空气中极易破碎,常用毛边纸粘贴。
性味甘涩,平。
①《本经》:"味甘,平。"
②《别录》:"微寒,无毒。"
③《药性论》:"有小毒,"
④《本草正》:"甘,平,性涩。"
⑤《医学衷中参西录》:"味淡微辛,性平。"
归经入心、肝、肾、大肠经。
①《纲目》:"入手足少阴、厥阴经。"
②《本草经疏》:"入足厥阴、少阳、少阴,兼入手少阴、阳明经。"
功能主治镇惊安神,敛汗固精,止血涩肠,生肌敛疮。治惊痫癫狂,怔忡健忘,失眠多梦,自汗盗汗,遗精淋浊,吐衄便血,崩漏带下,泻痢脱肛,溃疡久不收口。
龙骨(象类、犀牛类、三趾马等的骨胳的化石)
2.龙须菜拼音LónɡXūCài
别名海菜(《漳浦县志》),线菜(《闽志》)。
出处《纲目》
来源为江蓠科植物江蓠的藻体。
性味《纲目》:"甘,寒,无毒。"
功能主治①《纲目》:"治瘿结热气,利小便。"
②《本草求原》:"去内热。"
龙须菜
3.龙虾拼音LónɡXiā
英文名Prawnorlobster
别名大红虾、海虾、红虾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1.《本草拾遗》:大红虾生临海、会稽,大者长一尺,须可为替。
2.《北户录》:红虾出潮州、潘州南巴县,大者长二尺。
3.《纲目》:闽中有五色虾,亦长尺余,彼人两两干之,谓之对虾,以充上馔。
来源药材基源:为龙虾科中国龙虾、锦绣龙虾等多种龙虾的全体。
性味味甘;咸;性温
功能主治补肾壮阳;滋阴;健胃;安神。主阳痿;筋骨疼痛;手足搐搦;神经衰弱;皮肤瘙痒;头疮;疥癣
龙虾
4.龙须草拼音LónɡXūCǎo
别名野席草(《纲目拾遗》),野灯芯草、马棕根,野马棕、野灯草(《浙江民间常用草药》),鬼尖头草(《上海常用中草药》),灯心草(《安徽药材》),水通草、秧草根(《云南中草药》)。
出处《纲目拾遗》
来源为灯心草科植物拟灯心草的全草。9~10月间,割取地上部分,晒干。
性味淡,寒。
①《饮片新参》:"淡,平。"
②《药材资料汇编》:"苦,微寒。"
③《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性寒,味淡。"
④《上海常用中草药》:"甘,寒。"
功能主治利尿通淋,泄热安神。治小便赤涩,热淋,肾炎水肿,头昏,齿痛,鼻衄,咽痛,心烦失眠,消渴,梦遗。
龙须草植株
药用部位晒干的龙须草全草
5.龙虱拼音LónɡShī
别名水鳖虫(《江苏中药名实考》),射尿龟、尿缸贼(《陆川本草》),水龟子(《中药志》)。
出处《纲目拾遗》
来源为龙虱科昆虫东方潜龙虱的全虫。全年均可捕捉。捕得后,用沸水烫死,晒干。
性味《陆川本草》:"甘,平。"
归经肾经
功能主治补肾,活血。治小便频敷,小儿遗尿。
龙虱
药用部位晒干的全虫
6.龙舌草拼音LónɡShéCǎo
别名海菜、龙爪菜(《植物名实图考》),水白菜、水莴苣、龙爪草(《贵州民间方药榘》),瓢羹菜、山窝鸡(《贵州草药》)。
出处《纲目》
来源为水鳖科植物水车前的全草。夏、秋采收,晒干或鲜用。
性味甘淡,微寒。
①《纲目》:"甘咸,寒,无毒。"
②《贵阳民间药草》:"甘淡,微寒,无毒。"
③《贵州草药》:"性凉,味辛。"
功能主治止咳,化痰,清热,利尿。治哮喘,咳嗽,水肿,汤火伤,痈肿。
龙舌草植株
7.龙胆草拼音LónɡDǎnCǎo
英文名RADIXGENTIANAE
别名龙胆、苦胆草、胆草
来源本品为龙胆科植物条叶龙胆GentianamanshuricaKitag.、龙胆GentianascabraBunge、三花龙胆Gentianatriflorapall或坚龙胆GentianarigescensFranch.的干燥根及根茎。前三种习称“龙胆”,后一种习称“坚龙胆”。春、秋二季采挖,洗净,干燥。
性味苦,寒。
归经归肝、胆经。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用于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强中,湿疹瘙痒,目赤,耳聋,胁痛,口苦,惊风抽搐。
龙胆草植株
药用部位龙胆草晒干后的根
8.龙眼拼音LónɡYǎn
别名桂圆
来源见"龙眼肉"。
性味甘、平温、无毒。
归经入心、脾、胃。
功能主治补心脾,益气血,健脾胃,养肌肉。思虑伤脾,头昏,失眠,心悸怔忡,虚赢,病后或产后体虚,及由于脾虚所致之下血失血症。
龙眼植株
药用部位龙眼树的果实
9.龙爪菜拼音LóngZhǎoCài
别名毛蕨、饭蕨、蕨菜、锯菜
来源蕨类凤尾蕨科龙爪菜Pteridiumrevolutum(Blume)Nakai,以根状茎入药。
性味微涩;甘;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除湿;利水通淋;驱虫。主热毒疮疡;烫伤;脱肛;风湿痹痛;小便淋痛;诸虫症
龙爪菜
10.龙珠拼音LónɡZhū
别名赤珠(《药性沦》),红珠草(《福建民间草药》)。
出处《药论性》
来源为茄科植物龙珠的全草。7~8月采收。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小便。主小便淋痛;痢疾;疔疮
龙珠植株
药用部位龙珠晒干后的全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