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神,中药材名。
为多孔菌科植物茯苓菌核中间天然抱有松根(即茯神木)的白色部分。
在相关实验中实验动物用茯神10~20克/公斤灌胃后,进入安静欲睡状态,但无睡眠现象;对于苯甲酸钠咖啡因兴奋之小鼠,以茯神煎剂5克/公斤作腹腔注射,能使其镇静,镇静率为90%,镇静指数3.11;若改用20克/公斤灌胃,则镇静率为85.7%,镇静指效1.64。
《纲目》:《神农本草》止言茯苓,《名医别录》始添茯神,而主治皆同。后人治心病必用茯神,故洁古张氏谓风眩心虚非茯神不能除,然茯苓未尝不治心病也。
《药品化义》:茯神,其体沉重,重可去怯,其性温补,补可去弱。戴人曰,心本热,虚则寒。如心气虚怯,神不守舍,惊悸怔忡,魂魄恍惚,劳怯健忘,俱宜温养心神,非此不能也。
茯神功能主治
宁心,安神,利水。
治心虚惊悸,健忘,失眠,惊痫,小便不利。
《别录》:疗风眩,风虚,五劳,口干。止惊悸,多恚怒,善忘。开心益智,养精神。
《药性论》:主惊痫,安神定志,补劳乏;主心下急痛坚满,小肠不利。
《本草再新》:治心虚气短,健脾利温。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
或入丸、散。
相关配伍
治虚劳烦躁不得眠:茯神(去木)、人参各一两,酸枣仁(炒,去皮,别研)五两。上三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以水一盏,入生姜半分,拍碎,煎至七分,去滓,空腹温服,日二夜一。(《圣济总录》茯神汤)
治心虚血少,神不守舍,多惊恍惚,睡卧不宁:人参(去芦头)、茯神(去木)、黄耆(蜜炙)、熟干地黄(洗,焙)、当归(洗,焙)、酸枣仁(去皮,炒)、朱砂(别研,一半入药,一半为衣)。上件各等分,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煎人参汤下。(《杨氏家藏方》茯神丸)
禁忌
肾虚小便不利或不禁、虚寒滑精者慎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